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旗下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與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合并協議,吉利汽車將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極氪股份。這是吉利控股集團推動旗下業務回歸“一個吉利”戰略的重要一步。
此前,吉利控股集團已將旗下極氪和領克兩個品牌合二為一,整合為極氪科技集團。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吉利汽車與極氪合并后,將對雙方未來發展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包括整合資源與降低成本、技術與產品協同提升、優化品牌架構、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推進國際化戰略等。這也被輿論視為當前吉利控股集團主動“反內卷”的舉措之一。
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1.4%。這是我國汽車歷史上同期產銷首次雙超1500萬輛。不過,扣除出口量后,國內汽車產銷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這表明,當前我國汽車產業已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
在增量市場競爭階段,競爭策略比拼的是速度,整車企業可以推出盡可能多的品牌和車型,在快速增長的不同細分市場全面開花。而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競爭策略比拼的是效率,整車企業不能簡單地以品牌和車型數量制勝,而應通過技術、制度創新與結構性改革優化資源配置,聚焦品牌和車型,提升投入產出效率。
規模大不一定意味著實力強,品牌多不等于銷量高。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以兼并重組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企業整合是產業邁向成熟期的必然現象。目前,國內汽車產業呈現出的存量競爭、利潤下降、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等現象,正是進入產業成熟期的典型特征。基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汽車行業的整合之勢將不可避免。
從企業內部看,部分大汽車集團已優先進行內部整合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選擇戰略收縮,以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汽車市場。比如,此次吉利汽車與極氪的合并;東風汽車集團通過奕派汽車對東風乘用車業務的整合;廣汽集團強化對旗下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上汽集團的大乘用車板塊調整等。這些企業以不同方式對各自的組織架構及流程進行變革,對更好地整合資源、提升企業競爭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從企業外部看,不同車企之間的兼并重組,也會與弱勢企業的退市同步展開,重塑汽車產業競爭格局。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當前我國汽車市場集中度相對偏低。2024年,我國具有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超過200家,經營主體過多,企業質量良莠不齊。大量落后企業應退未退,通過低價策略維持基本生存,擠壓優質企業生存空間。汽車市場經營主體過多、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亟待整合。
國際汽車產業發展經驗表明,在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一直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美國汽車產業經歷多次大規模整合,逐步形成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巨頭。日本擁有八大知名汽車品牌,大型車企數量居全球首位。盡管如此,現在本田、日產和三菱三大車企也著手合并以應對全球汽車行業的變革以及自身的壓力。隨著淘汰賽的加速,國內大汽車集團整合規模和營銷弱勢的車企;跨國車企以收購、合資或技術合作的方式整合本土弱勢新能源車企,有望成為新一輪兼并重組的重要方式。
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著眼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該產業領域出現的各種非理性競爭現象,堅持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切實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其實,兼并重組也是治理內卷的重要手段。基于目前的產業競爭格局,尤其是在頭部汽車集團已經占據近90%份額的大背景下,加快企業內外部整合并不會影響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相反可以進一步提升優勢汽車集團全球競爭力。(作者:楊忠陽 來源:經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