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wǎng)瘋傳的8秒視頻里,迪拉娜助跑、騰空、劈扣,動作流暢得像按下快進鍵。
彈跳高度離地78公分,留有余力的輕松感讓球迷驚呼“女籃威少”。
可三天后公布的亞洲杯集訓名單,28人滿額卻容不下她的名字,哪怕三個月前,她剛用血肉之軀筑墻,把年薪千萬的WNBA巨星坎貝奇防到命中率暴跌13%,氣得對方狂砸水瓶。
諷刺的是,被迪拉娜親手掀翻的四川隊三大國手李夢、王思雨、韓旭,卻集體出現(xiàn)在名單中。
木地板磨出兩道黑印,球鞋底穿幫成常態(tài)。
2018年加盟東莞時,迪拉娜還因橫移慢被貼上“傻大個”標簽,為模仿坎貝奇的籃下腳步,她綁沙袋折返跑,深夜空蕩的球館里,保安大爺成了唯一觀眾。
七年打磨,那道笨重身影蛻變成總決賽的“人形枷鎖”,瓊斯歐洲步晃開楊舒予的瞬間,迪拉娜橫移封堵的0.3秒,被慢鏡頭解析為“教科書級預判”。
四川隊教練賽后拍桌怒吼:“她腳下像抹了膠水! ”這話不夸張。
總決賽四場,迪拉娜讓剛拿WNBA總冠軍的瓊斯命中率跌到39%,坎貝奇場均得分從27.3分縮水到17分。
高階數(shù)據(jù)更殘酷:她在場時東莞每百回合少丟11.3分,相當于白送球隊18分。 頒獎禮上楊舒予捧起FMVP獎杯,迪拉娜蹲在場邊給抽筋隊友壓腿的畫面,被央視鏡頭掃過一秒。
U16亞青賽冠軍、三人籃球亞運金牌、世界杯銀牌……迪拉娜的國字號履歷鑲著金邊。
2022年世界杯決賽,美國隊黑金剛中鋒格里娜肘擊開路,迪拉娜肋骨淤青仍死扛12分鐘。
武桐桐重傷倒地時,她抱起隊友沖下場,膝蓋滲血染紅白襪。
宮魯鳴曾公開斷言:“中國女籃必須有她的位置! ” 可現(xiàn)實骨感。
近三年國家隊集訓,她落選五次,本次28人名單公布前,球迷統(tǒng)計她防守效率值排聯(lián)盟前三,總決賽正負值+22碾壓楊舒予。
但宮指導的解釋很直白:“李月汝、韓旭、張子宇三大中鋒已夠用。 ”
矛盾點浮出水面,張子宇雖天賦異稟,但19歲小將尚未經(jīng)歷職業(yè)聯(lián)賽淬煉;迪拉娜的“能4能5”屬性,本可補足韓旭的防守短板。
微妙的是,被迪拉娜在WCBA防到單場7分的李夢,卻穩(wěn)坐國家隊鋒線主力。
可職業(yè)體育的評判體系,對“隱形價值”近乎失明,總決賽G4技術統(tǒng)計欄里,迪拉娜僅填著7分4籃板,直播鏡頭追著砍20分的楊舒予跑。
直到數(shù)據(jù)分析師扒出真相:她把坎貝奇限制到三場僅得14分,瓊斯走步違例那球直接摧毀四川士氣。
宮魯鳴的選人邏輯折射出現(xiàn)實困境:FIBA賽場強調攻防轉換速度,迪拉娜缺乏三分射程成硬傷。
日本《體育報知》的點評耐人尋味:“中國隊在學我們快打旋風,卻放棄了鎖死我們的盾牌。 ”
軍旅家庭出身的迪拉娜,14歲獨自從新疆赴粵訓練,語言不通就靠手勢比劃,如今能說流利粵語。
球迷記得她當青奧旗手時黝黑的笑臉,也記得世界杯決賽后她默默收拾更衣室飲料瓶。
這次落選或許終結了她的奧運夢,宮魯鳴的集訓計劃堪稱“魔鬼訓練營”:每天八小時高強度,目標是淘汰16人。
28歲的身體能否扛住未可知,但迪拉娜的WCBA賽季已給出答案,總決賽鏖戰(zhàn)40分鐘,汗透四件球衣,防守端移動距離全隊第一。
社交媒體上,帶上迪拉娜話題閱讀量破千萬,有球迷截取她扣籃視頻@宮魯鳴:“實戰(zhàn)扣籃就差捅破窗戶紙,您真要放棄這柄重錘? ”
更多人翻出舊照:2018年亞運會奪冠時,她背著扭傷腳的隊友登上領獎臺。 照片角落的橫幅早預言結局,“真正的冠軍,總在鏡頭之外。 ”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