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是不是很多孩子睡到臨近中午直接吃午餐,早餐淺嘗輒止,晚餐大快朵頤,睡前還要吃夜宵……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殷小雅、李欣宇和羅春燕主任醫師提醒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變胖,可能是因為進食的時間不對?
飲食也有“生物鐘”
進食不規律會增加兒童的代謝風險,更容易導致肥胖。
早上
早餐頻次為0-2次/周的青少年,發生肥胖的風險是早餐頻次3-5次/周青少年的1.18倍,是6-7次/周的1.32倍。
晚上
同樣的食物,晚上吃比白天吃吸收的熱量更高,肥胖風險大大提高。吃夜宵,尤其是晚上8點以后及睡前2小時內還在吃東西,促進脂肪合成的皮質醇,其濃度升高的速度比白天更快。
我們身體里的“飲食鬧鐘”——下丘腦“中央時鐘”與胃腸道“衛星時鐘”協同工作,通過光信號、進食行為不斷校準節奏,形成一套穩定運行的進食節律。
當孩子能每天固定時間進食,身體會提前30分鐘啟動準備程序:唾液腺分泌淀粉酶、胃部加強蠕動、胰島素敏感性達到峰值。這種“預習機制”讓食物轉化效率提升20%,避免營養滯留在血液中造成脂肪堆積。
及時調整進食節律
家長應幫助孩子及時調整進食節律,具體可以概括為三方面。
時間固定
1.固定安排三餐時間,例如早餐7點至8點、午餐12點至13點、晚餐17點至19點。
2.在睡醒后1個小時內吃早餐,設置10-12小時的“進食窗口”(可以進食的時間段),減肥的孩子最好控制在10小時,“進食窗口”外的時間堅決不吃東西。
3.要控制進餐時長,早餐約20分鐘,午餐和晚餐約30分鐘,因為進食過快也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間隔合理
兩餐間隔4-6小時,規劃好進餐時間,規律進食正餐和零食。
能量分配按比例
早、午、晚餐分別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30%-40%、30%-35%。選擇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奶類、堅果等。每天從零食中獲取的熱量,要低于一天攝入總能量的10%。
封面及配圖素材來源:攝圖網
更多閱讀?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