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特朗普還在為加征關稅沒起到效果而頭疼時,中國已經悄悄出招,拿出3440億人民幣,重拳投入光刻機領域,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自主突圍”。
在全球芯片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這次是真的下了大決心。
3440億專項資金,砸向芯片設備國產化,目標直指行業巨頭——荷蘭的ASML。
這波操作,不僅讓中國芯片產業朝著擺脫“卡脖子”困境大
步前進,也讓日本媒體忍不住緊張起來,感嘆中國來勢洶洶、動真格了。
人還沒到北京,特朗普先服軟
特朗普這人,在國際舞臺上一向是“話題制造機”,尤其在處理中美關系時,強硬得不行——加關稅、技術封鎖,一個勁地“下狠手”。
可最近風向變了,變化速度之快讓人都有點反應不過來。
還沒來中國,就已經接連松口讓步了。
就拿之前那項關于大飛機發動機的出口禁令來說,美國當初為了限制中國商用大飛機的發展,發動機、零部件、核心技術,統統卡得死死的。
可現在突然說要恢復出口了,這到底為啥?
我們自己的“長江1000”發動機已經進入安裝測試階段,眼看就能用上。
再看看芯片設計軟件這塊,美國之前封得也很緊。
但最近,德國西門子和兩家美國高科技公司突然收到了“綠燈通知”,允許繼續對中國出口EDA軟件,不再需要政府審批。
雖然解禁范圍還不算大,但和之前動不動就全面封鎖比起來,這轉變已經很明顯了。
還有乙烷,美國原本打算通過限制乙烷出口來逼我們讓步。
可中國一邊加快自給自足的腳步,一邊擴大進口來源,結果美國這招沒起作用。
現在倒好,兩家美國主要乙烷出口商收到通知,說可以恢復對中國銷售。
畢竟2024年中國進口的553萬噸乙烷里,有將近98%來自美國,要真斷了,美國能源企業自己就得哭了。
7月16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遏制芬太尼法案,他表示,中美兩國一直在就芬太尼問題保持溝通,中國也一直在芬太尼問題上幫助美國。
特朗普這波“服軟”操作,其實就是美國意識到,很多招數對中國已經不管用了。
中國3440億砸向芯片領域
去年5月,中國正式啟動了“大基金三期”,注冊資本高達3440億元。
說白了,這筆錢就是專門拿來推動半導體行業發展的,重點就是突破芯片制造上的卡脖子難題,特別是在光刻機這一核心環節發力。
這也說明了一個態度:中國要在芯片領域擺脫國外的技術封鎖,是動了真格的。
大家都知道,在整個芯片制造過程中,光刻機是繞不過去的關鍵設備。
而說到光刻機,荷蘭的ASML一直是全球老大,尤其是他們的EUV光刻機,可以說是先進芯片生產的“命門”。
但長期以來,因為技術被西方國家聯合封鎖,中國在高端光刻機這塊始終受制于人,很多先進工藝都做不出來。
像美國聯合荷蘭禁止ASML對中國出口高端光刻機,就是典型的“卡脖子”操作。
但中國人從來就不是輕易認輸的。
這次投下3440億,就是要集中力量搞科研、拼突破。
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對光刻機技術的研發投入,吸引頂尖人才,完善技術體系。這就像當年搞航天一樣,最初也被技術封鎖得很慘,但咬牙堅持,最后還是做成了。
現在光刻機這件事,中國同樣有信心走出一條自主路。
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光刻機的整個產業鏈搭建起來。
從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機組裝、售后服務,全流程打通,不能再讓核心環節被國外“卡點”。
過去很多關鍵部件、材料我們都得靠進口,一旦被限制,整個鏈條就斷了。
但現在,有了大基金的支持,國內相關企業就能加快發展。
有些關鍵零件其實已經有了不小的突破,雖然和國際最頂尖的還有距離,但這步子已經邁出去了,在國家支持和企業努力下,這個差距會越來越小。
ASML或被取代
日本那邊已經開始熱議一個話題了:“中國能夠打造自己的ASML嗎?”有分析人士甚至直言,未來中國有可能取代ASML。
一位日本芯片供應商的高層還忍不住提前發出預警,說要是中國在光刻機技術上真的實現突破,非中國的供應商們壓力會非常大。
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在芯片領域的投入和進展,確實已經讓ASML感到不小的壓力。
ASML之所以能在光刻機市場上穩居頭把交椅,靠的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努力。
他們手里掌握著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技術儲備,有全球頂尖的科研團隊,還跟世界各大芯片廠商保持著緊密合作。
但中國也不是沒優勢。
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國內這么多芯片廠對光刻機的需求量非常可觀,這就給國產光刻機提供了很好的試驗場和發展空間。
產品一有問題就能迅速收到反饋,企業可以及時改進優化,形成一個不斷迭代的正向循環。
就像中國5G的迅猛發展,也得益于龐大的內需市場,建基站、搞應用推廣,全都快人一步,這反過來也加速了技術的升級。
中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
大基金的設立,讓科研資源和資金可以快速整合起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聯手搞研發,比單打獨斗效率高多了。
而在一些西方國家,科研和企業之間聯系松散,協調起來就麻煩得多,面對技術難題時很難形成強大合力。
當然話說回來,我們也得實事求是地看,中國現在和ASML在高端光刻機方面,確實還有一定差距。
比如人家的EUV光刻機,已經能搞定3納米甚至更先進的制程,而我們目前還在沖刺這條賽道。
但以中國現在的研發節奏和科技進步速度,追上甚至超越,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看看中國高鐵的發展就知道了,當初也是從引進國外技術開始,慢慢消化吸收再創新,現在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張高端名片,在國際上都是領先水平。
光刻機這條路雖然難,但也不是走不通。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2025-07-16,日媒:中國正努力開發自有光刻技術,囤積阿斯麥設備庫存為取得突破贏得了時間
金融界,2025-01-2,半導體大事件!官方調查美成熟制程芯片低價沖擊,大基金三期賦能國產芯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