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就在特朗普計劃中的訪華行程尚未官宣之際,白宮的對華姿態悄然轉向。7月16日多方消息證實,特朗普在內部會議中意外成為“最不鷹派的人”,主動軟化了對中國的對抗性措辭,不再反復強調所謂“巨額貿易逆差”與“失業歸咎中國”。這種態度轉變與其對歐盟、日本等傳統盟友揮舞關稅大棒形成刺眼反差。
英偉達CEO黃仁勛在5月的一場訪談中道破天機:“美國政策基于中國無法制造AI芯片的假設,這顯然是錯誤的。”他直言中國AI產業已實現自主突破,即使限制英偉達銷售,中國技術發展也不會停滯。事實印證了他的判斷——7月15日,特朗普政府批準了英偉達向中國出售H20芯片的申請,推翻了此前嚴防關鍵技術流入的“紅線”。政策反復引發內部震動,有官員警告這實際在助推中國技術生態。
英偉達CEO黃仁勛(資料圖)
當美國在出口管制上搖擺時,中國正以舉國之力強攻芯片制造“珠峰”——光刻技術。2024年5月,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三期正式啟動,3440億元政府資金專項注入半導體產業鏈,其中光刻設備供應鏈被列為攻堅核心。地方政府同步出臺政策,扶持光刻膠、激光光源等關鍵部件研發。盡管日媒《日經亞洲》承認中國光刻機領域仍存“空白點”,但上海微電子、華為乃至新興企業已在DUV(深紫外)、EUV(極紫外)光刻領域悄然布子。
為對沖技術封鎖風險,中國芯片企業展開全球設備“囤積戰”。2024年,中國客戶貢獻了ASML全年89.2億歐元(約744億人民幣)設備銷售額的41%。雖然ASML預計2025年該比例將降至20%,但巨量庫存為中國自研爭取了寶貴時間。一位日本芯片設備供應商高管憂心忡忡:“一旦中國突破光刻技術,非中國供應商將面臨滅頂壓力。”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的反復加劇了內部沖突。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公開承認,對華芯片管制松動是貿易談判籌碼,引發鷹派強烈反彈。有官員堅稱“出口管制永不該納入貿易談判”,另一些人則辯稱放行H20這類“次優芯片”無傷大雅。政策制定者被批評“天真無知”——美國前官員梅根·哈里斯指出,中國本土已涌現出可對標應用材料、東京電子的設備企業,若任其壯大至具備國際競爭力,“將無法阻擋”。
ASML首席執行官富凱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道出行業憂慮:美國管制正在逼迫中國加速光刻技術自主化。盡管中國短期內難以復制ASML設備的極致精密性(需整合光學、機械、化學等跨學科頂尖工藝),但日媒已發出預警——中國技術突破可能在未來十年實質性威脅ASML的壟斷地位。更長遠看,3440億國家基金撬動的1.38萬億社會資本,正將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推向不可逆的進程。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友好斗爭”姿態與黃仁勛的清醒警告,共同揭示了一個被華盛頓刻意忽略的現實:在芯片這場定義未來的競爭中,中國不是追趕者,而是并行賽道上的重量級選手。當ASML被迫成為地緣博弈的犧牲品,當日本供應商為中國技術突破而憂懼,科技霸權的單極時代正被3440億國家意志與無數科研智慧合力撬動。芯片之爭沒有退路,唯有向前,而勝負天平已在自主創新的砝碼中悄然傾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