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要供應商至少漲價10%!某車企卻要求供應商每年降價10%,一對比,高下立判!
在當下的汽車行業,供應鏈管理策略成為了決定車企興衰的關鍵因素。豐田與某車企在對待供應商方面的迥異做法,猶如一面鏡子,清晰映照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思路與商業道德。
豐田,這位全球汽車行業的領軍者,近期的舉動引發了廣泛關注。2025 年,豐田要求其全球 6 萬家零配件供應商漲價,漲幅超過 10%。
事實上,這并非豐田首次提出此類要求,早在 2024 年,豐田就已對全球 400 家一級供應商實施了漲價舉措。豐田的這一決策看似違背常理,畢竟在多數車企都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大環境下,它卻反其道而行之。
但深入探究,便能發現其背后的深意。豐田深知,供應商若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便難以投入資金與精力進行技術研發與產品優化。汽車零配件的研發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支持,沒有資金作為后盾,提升零配件的性能與質量將成為無本之木。
豐田通過讓供應商獲得合理的利潤,構建起了一條穩固且具備強大競爭力的供應鏈,為自身產品的高品質與穩定性奠定了堅實基礎。
也正因如此,盡管要求供應商漲價,豐田卻依然穩坐全球銷冠的寶座,其一家的利潤甚至超過了我國自主品牌前十家車企利潤的總和。
反觀某車企,卻在走一條與豐田完全相反的道路。不僅要求供應商每年降價 10%,還存在結賬周期過長的問題。這種做法看似為車企節省了成本,短期內提升了利潤空間,但實則是一種短視行為。對于供應商而言,面對車企的降價要求,在無法壓縮其他成本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在零配件質量上做文章。
畢竟,企業要生存,當利潤被過度擠壓時,便只能通過降低產品質量來維持運營。長此以往,該車企產品的質量與性能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最終損害的將是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幸運的是,國家及時出手,對車企結賬周期做出明確規定,不得高于 60 天。這一舉措猶如一場及時雨,保護了我國龐大且完整的汽車供應鏈體系。我國作為全球汽車供應鏈最為齊全的國家,一旦供應商因車企不合理的要求而大量倒閉,不僅會對我國汽車行業造成致命打擊,還將波及全球汽車供應市場。國家的這一規定,旨在引導車企建立健康、可持續的供應鏈關系,促進整個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
在此,不得不奉勸某些車企,應盡快懸崖勒馬,重新審視自身的供應鏈策略。造車不僅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份責任。車企不能只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視了產品質量與消費者的安全。若繼續對供應商進行不合理的壓榨,導致零配件質量下降,最終坑害的將是千千萬萬信賴該品牌的普通老百姓。
汽車行業正處于快速變革與發展的時期,車企只有秉持良心造車,重視供應鏈的健康發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否則,一旦因質量問題失去消費者的信任,被冠上 “汽車圈的恒大” 這樣的名頭,必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希望那些仍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車企,能夠早日迷途知返,為我國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積極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