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兩岸交流交融,豐富臺青研學載體,7月17日晚,平潭法院舉辦“嵐法夜話”第八期——“臺灣青年說”主題活動?;顒友埩伺_灣本島大學教授作實務講座,并由福建江夏學院周安和博士作主題演講,與法院青年干警及在嵐研學的臺灣青年共話法治。
臺胞調解員:
融合優勢與獨特價值
周安和博士以“臺胞參與福建法治建設的實踐——以‘臺胞調解員’為例”為題,系統介紹了大陸臺籍司法人員(律師、調解員、法律顧問等)的從業現狀。他重點剖析了臺胞調解員的獨特優勢:深厚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習慣認同,使其在處理涉臺糾紛時更易理解當事人訴求,溝通更為順暢。
周博士特別以福建平潭為例,強調其作為兩岸交流前沿,臺胞調解員作用尤為突出。他們憑借對兩岸法律、文化的熟悉及卓越的溝通能力,常以獨特視角化解矛盾、促進和解。其身影活躍于全國各地,在輔助涉臺司法案件、推動司法合作、化解矛盾糾紛、增進同胞理解方面貢獻卓著。周博士還分享了多個優秀案例,生動展現大陸涉臺司法領域的進步。他熱情鼓勵在座臺灣青年把握機遇,扎實學習,未來積極投身涉臺司法工作,為兩岸融合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互動熱烈:
共識在交流中凝聚
互動環節氣氛活躍。針對“臺胞調解員對案件調處的積極影響”等問題,周博士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參考答案?!皩砂斗膳c文化的理解是臺胞調解員工作的關鍵,這不僅有助于精準把握雙方立場,更因同源文化能迅速建立信任感?!彼砸黄鹕媾_商業糾紛為例,說明臺胞調解員憑借對臺灣商業習慣的熟悉,能迅速定位癥結,用對方易于接受的方式溝通,即使未能當場和解,也為后續解決拓寬了協商空間。同時,調解過程也是向臺灣同胞傳遞大陸法治理念、增進彼此了解的寶貴窗口。
活動在收獲與思考中圓滿落幕。平潭法院將持續搭建兩岸法治交流橋梁,以法律為紐帶,在深化兩岸法治交流、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為增進兩岸同胞民生福祉貢獻堅實的法治力量。
供稿:林 霞
編輯:王夢露
校對:蔡秋梅
審核:郭劍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