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對當今的中國演藝圈,最常見的批評就是一眾小鮮肉的演技不到位,能接到戲全靠資本硬捧。
不過其實不只是小鮮肉,老演員中演戲不敬業,幾部戲一個演技模板嗯套的“老戲骨”亦不在少數。
當下影視圈,“老戲骨”稱號被濫用,仿佛只要年歲增長,演技便自動封神。
那么,又有哪些被吹捧的資深演員,不過是在舒適區中重復著自己,演什么都一個樣呢?
一、張鐵林
作為不少人的童年回憶,電視臺中反復重播的《還珠格格》中的各個形象,想必大伙肯定不會陌生。
而劇中由張鐵林扮演的,時而和藹近人時而威嚴不可侵犯的乾隆皇帝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成也乾隆敗也乾隆。
《還珠格格》中角色演繹的成功,讓張鐵林從此與“皇帝”形象結下不解之緣。
可能是由于乾隆形象的深入人心,在往后的演藝生涯中,“怒目圓睜”似乎成為了張鐵林演繹角色的固定模式。
在《倚天屠龍記》中,他飾演的光明左使楊逍本該是冷峻孤傲的武林高手,卻硬是被他演成了五官亂飛的浮夸形象,與原著風度翩翩的氣質相去甚遠。
當然,《倚天屠龍記》多少也是古裝片,俠客們“吹胡子瞪眼”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到了現代劇中,張鐵林卻依舊是一副乾隆的架子,讓人感到無比出戲。
2024年《老家伙》中與張國立、王剛對戲時,他飾演的退休董事長全程表情夸張、動作僵硬,在兩位演技派的襯托下更顯尷尬。
可以說張鐵林的演技幾乎全交代給了《還珠格格》時期的乾隆,以至于現在的觀眾在看他出演的其他角色之時,總不免覺得有股“乾隆味”。
二、倪大紅
2019年,倪大紅憑借《都挺好》中蘇大強一角讓自己來到了演員生涯的新高峰。
蘇大強一角色的成功固然有原作角色對當下時代老人的深度刻畫,也離不開倪大紅與這個角色的高度契合。
畢竟蘇大強的形象基調就是“臭臉老頭”,正好和倪大紅面癱的演技特點高度契合。
然而把目光放到其他的作品之中,倪大紅演啥角色都一副面癱臉的演技短板就暴露無遺了。
在《新三國》中,由倪大紅出演的司馬懿從一個原著中老謀深算狡詐無比的野心家,卻被他的“面癱式”表演塑造成呆板的神棍角色。
當然,《新三國》整體的角色塑造都在背離原作,劇本更是讓人懷疑這是不是打著三國頭號的同人作品,角色出戲的鍋也不能完全扣在蘇大強頭上。
但是到了2023年爆款劇《狂飆》中,倪大紅飾演黑老大泰叔,依舊是一副面癱臉。
當然黑道大佬靠面癱維持氣質也不是不行,但是在面對張頌文、張譯等實力派的精彩演出,倪大紅的表演顯得過于平淡穩定,缺乏角色應有的霸氣與張力。
凡事最怕貨比貨,面無表情或許讓蘇大強在某些角色中有著獨特的優勢的特質,卻也讓他陷入了演技千篇一律的舒適區。
三、靳東
從《偽裝者》中的明樓開始,靳東出演的角色基本上都要貼上一個就精英的標簽。
也就是從明樓開始,但凡是精英,年代只要設定在近代之后,就統統是西裝革履、梳著整齊背頭。
可以說靳東出演的明樓幾乎讓時至今日的精英形象有了現成的模板,但靳東的氣質優勢成就了他,也囚禁了他——自此他演誰都像明樓附體。
在《無間》中,靳東飾演的陸風遭受刑訊的場景時似乎也放不下精英的架子,完全就是在做樣子。
精英歸精英,遭遇痛苦時掙扎也是不可少的,而靳東在演繹痛苦時缺乏真實感,情感表達蒼白無力,總有種放不下的架子。
除了某些方面演技薄弱外,靳東角色的模板化也讓人頗為詬病。
《林深見鹿》中的林紹濤角色,從臺詞到表情都與《精英律師》中的羅檳如出一轍。
靳東在不同劇集中飾演不同職業的精英人士,卻用同一套表演模板應付所有角色,如果只看劇集切片,觀眾甚至難以分辨他到底在演哪部戲中的哪個角色。
不過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尷尬的是,靳東曾因立博學人設翻車,鬧出“諾貝爾數學獎”的笑話。
要知道,諾貝爾獎可是沒有數學獎的,對某些演員來說,老老實實地在戲里扮演精英就足夠了,到戲外還揣著架子,難免會鬧出這樣的打臉鬧劇。
四、張凱麗
上世紀90年代,張凱麗憑借《渴望》中劉慧芳一角成為“國民媳婦”,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回憶。
而后憑借在話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驚艷的表現,張凱麗更是成為了當時實力派多面手女演員的代表。
然而時過境遷,隨著年齡增長,張凱麗的演技不進反退,逐漸陷入“倚老賣老”的境地。
在2008年,張凱麗出演《中國家庭》中的強勢母親秋莎,卻不想這一角色直接限制了她的演藝事業發展。
此后張凱麗的角色,大多千篇一律的都是各類刻薄母親和丈母娘,統統都是這類“招人煩”的角色。
五、孫紅雷
其實孫紅雷的演技現在依舊是能歸類于演技派那一類的,但是奈何孫紅雷出演的角色氣質實在是過于同質化了。
在《征服》中孫紅雷飾演劉華強絕對算是一代經典角色,時至今日“華強買瓜”依舊是不少粉絲津津樂道的一幕。
對孫紅雷來說,他那副與生俱來的“痞味”讓他出演什么角色都有一股正邪難分的味,這也是孫紅雷相較于其他演員的優勢所在。
在出演《潛伏》中余則成的后,孫紅雷的人氣再度爆火,演藝生涯也水漲船高。
然而角色演繹上的成功后,孫紅雷卻逐漸轉型,開始頻繁參加綜藝節目。
在《極限挑戰》出席的孫紅雷,讓觀眾印象從“陰狠角色”轉變為“搞笑擔當”。
而當孫紅雷重新開始演繹角色的時候,他也難以走出曾經角色模板帶來的舒適區了。
2021年《掃黑風暴》中,孫紅雷飾演的李成陽表演備受詬病。
作為一線干警,孫紅雷與生俱來的“痞氣”似乎很難和本該充滿活力和銳氣的一線干警相契合,反而讓李成陽角色更像一個“老油子”警察。
對孫紅雷來說,如何擺脫“痞氣”的標簽,為自己出演角色找尋更多可能性,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畢竟到了他們這個層次的演員,出演啥角色都有人看,都能賺錢,又為什么要去費力跳出舒適區呢?
結語
其實吧,縱觀例舉的幾個資歷溝深的演員,其實演技都不算差,甚至在當今演藝圈都足以算優秀。
但是他們在演戲上有嚴重的路徑依賴,同一種類型的角色演得越多,演起來就越發拿手。
因為演得越來越拿手,往后就越是喜歡接這種角色的戲,越演越拿手,越拿手越接。
久而久之,戲路越來越窄,演技也越來越固定了。
觀眾對他們越來越不待見,也不是真的因為他們演技不行。
而是同一個人用同一種演技演的同一類角色實在是看得太多太多,漸漸的就審美疲勞以至于產生反感了。
如果他們只拍一部戲,那真是特色鮮明,關鍵是反復這么演,就好像不會演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