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關注懷化
近期多地持續高溫,但有些老年朋友舍不得開空調,認為空調一直開著太費電。
告訴爸媽千萬別舍不得開空調!除了避免高溫中暑,日前有研究發現——
房間溫度適當調低,或能幫身體對抗多種癌癥!
1
研究發現:
溫度適當調低,能產生抑癌效果
2022年,《自然》期刊發表了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華人科學家曹義海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適當調低房間溫度,或可以抑制多種腫瘤生長!低溫環境時身體會激活體內的棕色脂肪細胞產熱,會與腫瘤細胞搶奪葡萄糖,使腫瘤細胞“無糖可用”,于是可抑制腫瘤生長!①
研究截圖
首先,研究進行了動物實驗,在小鼠的皮下移植了結直腸癌腫瘤細胞,將它們分別放置于30℃和4℃的環境中。和在30℃環境下帶腫瘤的小鼠相比,4℃環境下的小鼠其腫瘤生長速度明顯被抑制,腫瘤組織內增殖的細胞占比更低,腫瘤小鼠總生存期直接翻倍。
除了結直腸癌,這種低溫方法還發現在纖維肉瘤、乳腺癌、黑色素瘤,乃至被譽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小鼠模型中,均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這表明“低溫療法”對多種癌癥有用!
4℃條件下腫瘤區域的放射性示蹤劑攝取減少
研究利用PET-CT顯示小鼠體內葡萄糖的去向,可以看到在4℃的環境下,葡萄糖大量聚集在小鼠棕色脂肪區域,而腫瘤區域的葡萄糖攝取則顯著下降。這說明低溫時,棕色脂肪組織被激活,能夠與腫瘤組織“爭奪”葡萄糖,抑制腫瘤細胞糖酵解產能。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陳改 攝
2
“低溫療法”
能不能用到人身上?
研究人員進行了初步的人體試驗,召集了6名身體健康的22歲-25歲男性和女性,以及1名經歷了化療的18歲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6名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正在“燃燒”
6名健康成人身著T恤、短褲,待在16℃的環境中每天2-6小時,持續14天,PET-CT顯示這些健康年輕人頸部、胸骨旁區域以及雙側鎖骨上的棕色脂肪正在“燃燒”,這說明了16℃就能使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激活。
■一名癌癥患者:腫瘤部位的葡萄糖降低
在唯一的一名癌癥患者身上,研究人員對其進行為期7天、22℃的更加溫和的“低溫治療”,結果還是比較鼓舞人心的:這名患者棕色脂肪區域激活,攝取葡萄糖增加,而縱隔淋巴瘤部位的葡萄糖信號顯著降低!①
研究證實,適當的低溫環境有助于激活棕色脂肪組織“搶奪”腫瘤的葡萄糖,減少腫瘤能量供應,從而抑制腫瘤生長。目前看來,可能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癌癥治療新方法,但還需要在更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中進行驗證。
健康時報王楠 攝
3
爸媽,別舍不得開空調
老年人更受不了高溫
調查顯示,極端高溫對老年人的自我感受、日常活動和慢性病的負面影響甚至大于極端低溫。
《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顯示,過去20年里,全球與高溫相關的老年人死亡人數上升了54%。2018年,全球有29.6萬名老年人因高溫而失去生命。
1. 老年人對溫度突然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如年輕人
人體有適應溫度變化的一套機制,盡管外界溫度變化,人體溫度能相對保持恒定。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變得衰老,這套機制會變得越來越弱。
出汗是人體應對高溫散熱的主要方式,但是老年人每個汗腺產生的汗液量減少,整體出汗率就會降低,散熱比年輕人更困難,導致體內儲存更多熱量,核心溫度就更容易高至危險水平。
體溫調節自動控制示意圖。圖片來源:醫學百科
要想帶走核心溫度,從心臟流向皮膚的血液量也很關鍵。
研究發現,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在給定的核心溫度變化下,皮膚血流量增加得更少,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年人的皮膚血流量也不如年輕人增加得快。
2. 老年人更有可能患有慢性疾病,從而改變身體對熱的正常反應
老年人更有可能患有疾病,而高溫天氣可能會導致本身的疾病惡化,尤其是心臟病患者。高溫和高濕度會導致更多的血液流向皮膚,導致心臟跳動更快,同時每分鐘循環的血液量是正常一天的兩倍,這些都會給心臟增加壓力。
3. 老年人更有可能服用影響身體控制體溫或出汗能力的處方藥
很多藥物也是會影響人體的體溫調節的,比如用于治療心律失常和高血壓的普萘洛爾導致心輸出量下降,到皮膚血流量降低;治療心衰、腎病的利尿劑促進脫水,而脫水本身也是高溫時期的危險并發癥;治療過敏、帕金森病的苯海拉明會降低出汗率,降低散熱。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把懷化新聞網“設為星標”
來源 | 綜合新華每日電訊、健康時報、科普中國
求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