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女籃亞洲杯半決賽,中國女籃81-90不敵以小快靈稱雄世界籃壇的日本女籃,無緣決賽。強力中鋒張子宇未能將身高優勢轉化成統治力是中國女籃輸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女籃亞洲杯小組三場比賽,張子宇在出場時間不到13分鐘的情況下,可以輕松得到場均14.33分,4籃板,是中國女籃輕松取勝的關鍵球員。在半決賽對陣日本隊的比賽中,雖然張子宇砍下了17分9籃板,正負值6,全隊最高,但投籃命中率50%,比小組賽投籃命中率的71%下降了許多。主要原因就是張子宇的弱項被無限放大,日本隊有針對性的防守她,敢在她面前突破上籃。
防守上,只要是張子宇上線,中國女籃就被迫轉換為聯防戰術。日本隊無球跑動積極,傳球路線明晰,導球速度快,拉開空擋后,帶球突破繞開張子宇的站位上籃得手,多少次都是張子宇的腳步移動慢轉身慢貽誤戰機。4場比賽,張子宇0蓋帽,小組賽場均4籃板,就能說明問題。
進攻上,日本女籃貫徹的就是“切斷傳球路線就成功多一半”理念,不讓張宇站在她習慣的籃下接球。日本隊中鋒首先卡位,卡不死,第二個球員來協防,一旦張子宇接球,三人包挾。下半場,張子宇籃下接球時,日本女籃兩人包挾,連拉帶拽,手碰到了張子宇的臉上,眼淚模糊了視線,日本隊帶球攻到了前場,裁判被迫吹了暫停。由于日本隊不讓張子宇舒舒服服接球投籃,對她有效限制,使張子宇犯規2次,這是小組賽沒有過的,失誤4次,幾乎占全隊失誤的1/4,投籃命中率也下降到了50%。
不可否認的是,身高2米26的張子宇站在場上,就像吸鐵石一樣,對方的防守重心都放在了籃下,這就給外線球員創造了大量的空位出手機會。
張子宇還很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學習的技能還很多。只要張子宇正視自己的弱項,勇于面對自己,就一定能超越巔峰時期的鄭海俠,帶領中國女籃登頂世界籃壇最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