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7月20日,四川南充順慶區,省級“天府名廚”唐虎一到崗就先關注當日“地攤菜”品控。最近,酒店擺地攤,包子饅頭、鹵肉鹵菜,都出自他負責的中央廚房。作為行政總廚,他和團隊堅持“擺攤,也要拿出技術水平來”。
這是有73年歷史的老牌國企北湖賓館,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結構調整,各部門協同推進的“擺地攤”項目。
近期,安徽、江蘇、鄭州、成都、重慶等地,都出現“星級酒店擺地攤”現象。在消費者和網友圍觀熱議的同時,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又如何看?封面新聞記者在川渝地區采訪多位從業者。大家高頻提到:這是“轉型”探索。街頭擺攤帶來的利潤空間有限,但意義價值遠超短期收益。
市民在酒店早餐攤位排隊買包子。(拍攝:肖冰冰)
酒店一線:
多部門上演“變身劇本”
“星級酒店買包子鹵菜”成新體驗
7月18日,四川南充順慶區39℃高溫下,北湖賓館廚師姚志平在鹵菜地攤前,1小時切完了200多斤鹵肉。汗水浸透的全套廚師工作服與29厘米大廚高帽,讓排隊的食客圍著他看稀奇。
這家有73年歷史的國有星級酒店,因“國營星級酒店擺地攤”的反差走紅。市民排隊買鹵菜,外地游客也感受著小城煙火氣。
廚師正在攤位上切菜。(拍攝:謝杰)
下午6時,鹵菜售罄收攤后,攤主們迅速“變身”:“切菜工”姚志平回到中央廚房,以副廚師長身份推進夏季菜品上新;“吆喝員”蔣銳換上西裝,作為餐飲部總監去調整包廂配套;“選菜員”賈陽返回接待中心,回歸營銷部總監身份,策劃吸客方案。
此外,稱重員是財務部總監,維護秩序的是采購部經理,直播的是大客戶接待經理……一個地攤,讓這里10多個部門上演“變身劇本”。
市民用親民價買到酒店美食,外地游客體驗煙火氣,當網友拍攝記錄“人生第一次在五星酒店買包子稀飯”,酒店則打破與消費者的壁壘,實現雙向收獲。
酒店攤位上買的鹵菜。(拍攝:謝杰)
酒店從業者熱議:
“擺攤新現象”
是讓酒店人朋友圈炸掉的“轉型”
酒店從業快20年的賈陽,是北湖賓館擺地攤項目發起人。7月第二周例會,營銷部提出此項目,管理層當即通過。她表示,項目有三個目標:讓市民享受星級美食、增強員工凝聚力、增加營收。首周反響超預期,收獲諸多正面反饋,有人點贊菜品好吃,贊國企行動力,還有食客呼吁開“分店”。“冷思考也有很多。”她介紹,團隊每天梳理5-8條意見并及時調整。
而來自同行的關注更多。她收到了北京、成都、重慶、南充、廣安、廣元等地幾十家酒店同行詢問。“問我們怕不怕丟臉,問怎么調動員工積極性,問怎么定菜品、定價、保證食品安全,問怎么長效堅持下去。”賈陽都會認真回答。
行政總廚唐虎的朋友圈,也“炸了”。作為四川省“天府名廚”,唐虎此前在各種國省賽事上靠技術和創新備受關注。這一次帶領廚師團隊擺地攤,則讓大家直呼“看稀奇。”
唐虎笑一笑說,這是行業新現象,是從業人員的“轉型”。
星級酒店的地攤受市民歡迎。(拍攝:謝杰)
而“轉型”,也是采訪中,這些從業二三十年的老酒店人談及的高頻詞。
行業調研:
川渝“星級酒店外擺”主要有三類
戰略價值遠超短期收益
記者檢索發現,從6月份開始,安徽、江蘇、鄭州、成都、重慶等地都出現星級酒店擺攤現象,多次登上熱搜榜。
川渝,向來是美食聚集地。“星級菜、地攤賣”在川渝有何特色?
中國食文化研究會餐飲傳承委員會副秘書長、川渝烹飪職業產教聯盟輪值理事長謝君憲介紹,近期,成都錦江賓館、香格里拉、JW萬豪酒店、索菲斯錦苑賓館,重慶兩江假日酒店等川渝兩地的高檔豪華酒店,都開始擺攤。這些現象和各酒店的經驗做法,都在川渝餐飲烹飪行業引起熱議。
從川渝兩地來看,星級酒店外擺商品主要分三類:方便打包的鹵味熟食、實惠早餐套餐、精致點心小吃。以“星級手藝、街頭價格”撬動消費市場,引發消費者熱議,也引起行業探討。
而從市場來看,這是高端服務業“搶灘”地攤經濟嗎?
“不是!主營業務的本質不一樣,經營模式更不一樣。”謝君憲介紹,從對全國多地調研分析以及與酒店管理者的交流來看,盡管街頭擺攤帶來的利潤空間有限,但大家都認為,其戰略價值遠超短期收益,是應對市場變化的主動探索。
通過直播發布實時“地攤庫存”。(拍攝:謝杰)
專家分析:
撕下“高端標簽”才能“適者生存”
中國烹飪大師、四川旅游學院教授陳實,從業40年,是川菜烹飪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川菜口述史》的發起人和項目負責人。
“過去,沒有星級酒店時,沒有餐飲產業時,做吃食生意一樣在運轉。”陳實教授介紹,當前餐飲行業市場變化大,很多從業者會擔憂、焦慮。尤其是高檔餐飲,家大業大成本高,更需要積極探索市場變化下的主動應對。
“從經濟學看,市場發展有商業規律。”陳實表示,這就會出現市場波動中的“過渡期”,這時候,必然會出現很多因地制宜的探索。如大廚上門做菜、直播賣招牌單品菜、移動餐車進社區、星級酒店擺地攤等。
“這都是彈性利用人員及空間來‘破圈’,是服務業的主動轉型,是對市場變化的敏捷響應,目的都是實現‘長效經營’。”他舉例分析,酒店每天需要備貨,但不一定每天都有好生意,這樣的探索讓食材不浪費、讓廚師手藝不閑,就實現了初步作用。
作為行業前輩和技術傳承人,陳實和從業者交流時,反復提及“要樹信心”。以品牌淬煉的高品質對接市井需求,用誠信務實回應煙火氣,用真實的社會連接應對市場變化,實現共贏。“只要去做,結果如何,時間自會論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