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剛上任是2000年,俄羅斯啥樣?跟個剛大吵一架散了伙的家差不多,亂七八糟。他上來先干了兩件大事:一是把那些富得流油、能左右政局的寡頭們給收拾得服服帖帖;二就是想法子讓老百姓的兜里有點錢,日子能過下去。
你還別說,他這套組合拳真管用。他給俄羅斯人端上了一盤他們最渴望的大菜——穩定。經濟慢慢起來了,莫斯科街頭的中產也多了起來。他很會講故事,把俄羅斯的歷史、民族自豪感這些東西都給調動起來,讓大伙兒覺得,跟著他有奔頭。
【過去25年來,普京在俄羅斯國內營造出了一種微妙的穩定】這是《外交政策》雜志最近一篇文章的核心觀點。
這些年,他這套“家里蹲得穩,出門打得狠”的策略玩得挺溜。你看,2008年打格魯吉亞,2014年拿回克里米亞,都是快刀斬亂麻,盡量不讓國內的老百姓感覺到疼。所以,當2022年2月那場“特別軍事行動”開始時,很多人覺得,這不過是又一次“普京式”的勝利罷了。
普京當時可能也是這么想的。一場速戰速決的勝利,能讓他的歷史地位再上一個臺階,然后安安穩穩地交班,讓俄羅斯這艘船繼續平穩開下去。2022年3月在土耳其的談判,差一點就成了。
這場原本以為的“閃電戰”,硬生生拖成了一場看不到頭的消耗戰。二戰是把蘇聯抬上了超級大國的寶座,這場沖突卻讓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肉眼可見地往下滑。
朋友去年,亞美尼亞跟阿塞拜疆鬧矛盾,納卡地區丟了,俄羅斯這位老大哥沒怎么出聲。去年底,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倒臺,俄羅斯在那兒的基地也保不住了。到了今年,伊朗被美國和以色列聯手敲打,莫斯科也只能隔岸觀火,愛莫能助。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再說說咱老百姓最關心的,錢袋子。現在俄羅斯的經濟,真有點危險。就在上個月,在圣彼得堡的經濟論壇上,連自家的經濟部長西盧安諾夫都說了大白話:“俄羅斯經濟正處于衰退的邊緣。”這話從他嘴里說出來,分量可不輕。
制裁、歐洲市場丟了、能源價格下跌、軍費開銷像個無底洞,這幾座大山壓下來,誰都喘不過氣。莫斯科超市里排隊買打折商品的人,明顯比前兩年多了。
外部環境也越來越不友好。美國那邊,特朗普調整了調門,說要通過北約給烏克蘭送更厲害的武器,還威脅要加碼制裁。歐洲呢,也在拼命增加軍費,鐵了心要繼續撐著基輔。北約的導彈基地,幾乎已經頂到俄羅斯的腦門上了。
普京苦心經營了25年的平衡,現在正被這些內外壓力一點點侵蝕。最要命的,是人心的變化。
俄羅斯人是不反對普京,但這不等于他們會永遠支持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2023年6月那場“瓦格納兵變”,就像一聲驚雷,炸醒了所有人。普里戈任帶著他的人掉頭向莫斯科進軍,雖然最后收場了,但那個畫面,給普京,也給全世界都結結實實上了一課。那些在前線流血賣命的士兵和退役老兵,他們的想法,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變數。
還有那些精英階層。雖然現在沒人敢公開跳出來唱反調,但私底下的小動作和試探性言論,已經開始出現了。畢竟,戰爭燒的是國家的錢,也同樣在燒他們自己的財富。
當然,咱們也得說句公道話。西方一些人指望俄羅斯內部自己亂起來,不管是士兵嘩變,還是寡頭造反,這想法有點太天真了。普里戈任和納瓦利內(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去年2月死在監獄里)這兩個最大的刺頭都解決了,普京的地位眼下看還是穩如泰山。哪怕是西方認為最客觀的民調,他的支持率也常年穩定在七成以上,基本盤非常牢固。
說到底,這幾年的沖突,也打破了很多人對“戰斗民族”的濾鏡。所謂的強硬,可能更多時候是對內的。
現在最新的消息是,普京希望在今年冬天來臨之前,徹底控制烏東四個地區,然后逼著烏克蘭在談判桌上承認現實。這像是一場巨大的賭博,他把過去25年積攢的穩定和威望,都壓在了這張桌子上。
贏了,他或許能再穩幾年,輸了,那后果誰也無法預料。普京憑一己之力,讓一個龐大的國家重新站了起來,但接下來的路,誰能帶著它走下去?接下來的大變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