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天氣舞臺不平靜。蒙古氣旋拉著冷鋒南下,東北、內蒙古東部后天開始要“接雨”。
河北、陜西南部這兩天的雨,是冷鋒東移帶來的,雨帶還會往遼東、山東跑。華南被臺風“韋帕”盯上了,風大雨急得持續一陣子。黃淮地區卻被副高“牢牢按住”,大日頭毒得很,悶熱少雨。
東北種玉米、大豆的老鄉注意。連續降雨怕澇根,趕緊清一清地頭排水溝。低洼地塊別等水漫苗,搶在雨間歇挖渠排水。
菜園里的茄子、辣椒,雨后容易爛根,得松松土透透氣。
內蒙古東部養牛羊的鄉親,草場積水別讓牲口喝,容易鬧肚子。圈舍周圍挖淺溝,別讓雨水泡了地基。
華南種水稻、甘蔗的兄弟要當心。臺風“韋帕”風硬雨密,趕緊檢查大棚骨架,該加固的用鐵絲綁緊。
荔枝、龍眼樹掛果的,粗竹竿撐一撐枝條,別讓大風扯斷了。出海漁船后天別冒險,安全第一。
黃淮地區麻煩了,副高控制下天旱少雨。玉米正是灌漿期,葉子卷邊就得澆水,別等旱蔫了。
棉花打頂后需水多,地頭沒滴管的,挑早晚澆小水,別讓太陽曬燙了根。
老輩人說“旱天鋤地賽澆水”,中耕松土能保墑,試試這土辦法。
有人問,副高為啥這么“頑固”?往年早該退了,今年卻從東海岸一直“賴”到新疆。
我個人覺得,這天氣變化琢磨不透,咱得提前多打聽天氣預報。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山區排水別堵了山溝,平原澆水別漫了壟溝。南方臺風、北方暴雨、中間干旱,一地一個樣。
關鍵是咱得盯著自家地頭,該防澇防澇,該抗旱抗旱。去年河南有老鄉沒及時排澇,玉米減產兩成,這教訓得記牢。眼下最要緊的是,東北、華南趕緊檢查防災工具,黃淮準備好澆水設備。
村委會大喇叭這兩天多聽聽,有啥應急辦法及時學。
天氣無常,咱種地的就得眼觀六路,手底下勤快點。記住了:早準備三分利,晚下手一場空。不管啥天氣,咱把應對措施做到前頭,收成就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