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27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發(fā)生一起殘忍的兇殺案,一位年輕女子在家中被人殺害,被發(fā)現(xiàn)時全身一絲不掛,身上有多達101處刀傷,現(xiàn)場宛如人間煉獄,那么兇手到底是什么人?他又跟死者有著怎樣的仇恨,非要用如此殘忍的手段殺害對方呢?
本案的受害者名叫科里·帕克,1973年8月15日出生于紐約州羅切斯特,案發(fā)時年僅25歲。
科里從小就非常的獨立,成年后她就獨自來到了佛羅里達的杰克遜維爾求學,為了不給家人增加負擔,還在一家名為拉格泰姆的酒館找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一邊工作一邊讀書。
跟她接觸過的人,都評價她是一位極富個人魅力的女性,所以在科里的身邊總是有很多的追求者,甚至有些人對她的仰慕已經(jīng)到了癡迷的程度。
但科里本人卻絲毫沒有任何警覺性,她為人單純善良,對任何人都非常的熱情友善,從來不會刻意的疏遠和防備別人。
同時,科里還屬于男女通吃的類型,身邊的女性朋友也都非常喜歡跟她相處,這也就導致了科里的業(yè)余活動非常豐富,經(jīng)常參加各種派對活動,喝酒喝到深夜的事情時常發(fā)生。
而科里又是一個人獨居,這也就難免會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盯上,經(jīng)常遭到他人的尾隨以及窺探,好在一直還算相安無事,直到1998年的11月25日晚上,悲劇終究還是發(fā)生了。
1998年11月23日,這天是感恩節(jié),本該是一家團聚的好日子,科里卻因為工作的原因無法回到羅切斯特與父母共度佳節(jié),可她又不愿意一個人冷冷清清的在家里度過,于是她跟一群好友組織了一個名為“孤兒感恩節(jié)”的派對,邀請的都是一些跟她一樣無法回家過節(jié)的年輕人。
1998年的11月25日晚上9點左右,科里和一群朋友去了一家名為“里斯”的酒吧慶祝節(jié)日,當晚一群年輕人載歌載舞,玩得都很開心,科里也是樂在其中,喝了不少酒,并在派對上認識了不少新朋友,一直狂歡到凌晨兩點才回家。
可第二天,科里就仿佛消失了一般,所有人都聯(lián)系不上她了,但他們并沒有太過于在意,畢竟當天科里不用上班,想必應該是在某個不方便接電話的地方玩而已。
可又過了一天,即1998年11月27日上午10點整,也就是派對過去的兩天后,本應該按時上班的科里卻遲遲不見人影。
起初,科里的同事還以為她睡過頭了沒當一回事,可一直到中午科里還是沒有出現(xiàn),這才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于是一位同事決定到她家去看看。
到了科里家之后,同事敲了很久的門也不見有人開,便繞到了一旁的臥室窗口前,想看看科里到底是不是在家里。
當科里的同事透過窗戶的縫隙向里面一看,嚇得她頓時兩腿發(fā)軟,不自覺連連后退,她竟然看見了一只血淋淋的人腳,于是連忙慌慌張張地跑回了餐廳,并撥打了報警電話。
警方很快就趕到了科里的公寓,發(fā)現(xiàn)公寓的正門緊鎖,而廚房的一扇窗戶卻被打開,走近一看窗臺上還有一片模糊的血跡,推測兇手在作案后應該就是從這里爬出的公寓,甚至兇手很可能也是從此潛入的科里房間。
隨后,警方派了一人從窗戶進入公寓,給其他警員打開了房門,走進科里的臥室,警方發(fā)現(xiàn)科里渾身赤裸地倚靠在角落,身上、地上和一旁的墻上全是血跡,雙腿張開,初步判斷應該是被侵犯過,這也就是說兇手應該是一位男性。
經(jīng)法醫(yī)檢測,科里身上一共有101處刀傷,其中有一半的刀傷是在她死后造成的,雙臂位置也有非常多的防御性傷口,說明她生前一定極力反抗過兇手。
死亡原因是被人切斷頸動脈,死亡時間是在11月26日的凌晨2點到6點之間,可法醫(yī)并沒有在科里的體內(nèi)提取到男性的DNA樣本,這也就是說警方之前的判斷有誤,科里其實并沒有遭到兇手的侵犯,同時兇手也不一定百分百是男性。
隨后,警方仔細的搜查了房間里的每一個角落,并在床底下找到一枚鍍金的Zippo打火機,經(jīng)過檢測打火機上的指紋并不屬于科里,而且科里的家人和朋友也都表示從來沒有見過科里使用過這枚打火機,所以警方推斷這個打火機應該是兇手在作案時不小心留下的。
除此之外,警方還在床上發(fā)現(xiàn)了幾根不屬于科里的頭發(fā),以及在廚房的窗口發(fā)現(xiàn)了不屬于科里的血跡,并分別通過頭發(fā)和血跡提取到了DNA樣本。
經(jīng)過法醫(yī)的比對,發(fā)現(xiàn)兩份DNA竟然屬于同一個人,這絕不可能是巧合,因此警方堅信與這份DNA樣本匹配的人一定就是兇手。
可遺憾的是,無論是DNA樣本還是指紋,警方都沒有在數(shù)據(jù)庫中找到匹配的人,顯然兇手是第一次犯案,無奈之下警方只能通過其他方法尋找破案的方向。
通過清點科里的遺物,警方發(fā)現(xiàn)科里的家中并沒有丟失任何物,再加上她也沒遭受過侵犯,所以兇手的殺人動機應該既不是為財,也不是為色。
同時,在尸檢的報告中明確表示,科里身上的傷口有一半都是在她死后造成的,表示兇手在作案時明顯有泄憤的傾向,所以本案屬于仇殺的可能性極高,且兇手一定是一位與科里相識的人,因此警方對科里身邊的人展開了重點調(diào)查。
警方首先找到了11月25日晚上和科里在一起參加派對的幾個朋友,并分別問了他們同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們之中誰最有可能殺害科里·帕克?”
起初,科里的朋友們還有些猶豫不決,可細想之后他們幾乎給出了同一個女子的名字——蒂芙尼·史密斯。
據(jù)科里的朋友們介紹,蒂芙尼一直對科里抱有超越友誼的想法,而且對科里已經(jīng)達到了癡迷的程度,經(jīng)常會找機會接近科里。
當晚宴會結(jié)束后,蒂芙尼就一直想要送科里回家,并因此與科里糾纏了很久,其用意可以說是路人皆知,而科里自然也明白蒂芙尼的想法,因此婉言拒絕了對方的好意,所以科里的朋友們懷疑可能是蒂芙尼被拒絕之后惱羞成怒,尾隨科里將她殺害了。
聽了眾人的描述后,警方覺得蒂芙尼確實存在殺害科里的動機,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將蒂芙尼帶回了警局審問。
據(jù)蒂芙尼描述,當晚散場后她確實想要送科里回家,但被科里拒絕后她就沒有再堅持,而是獨自一個人回家了,大約凌晨2點30分左右,她還給科里打了一通電話,但科里并沒有接聽,猜測科里可能已經(jīng)睡下,自己便去洗澡睡覺了。
雖然蒂芙尼的描述并無可疑之處,但由于她是一個人獨居,所以她的不在場證明根本無人能夠佐證。
更重要的是,警方通過調(diào)查蒂芙尼當晚的通話記錄,發(fā)現(xiàn)她當晚根本沒有在2點30分給科里打過電話,這也就是說蒂芙尼一直在撒謊,可她如果心里沒鬼,又為什么要撒謊呢?
警方感覺蒂芙尼一定有事隱瞞,于是立即對蒂芙尼進行了更嚴厲的審訊,但這一次蒂芙尼完全不肯合作,并馬上請來了律師與警方周旋。
不過,律師在了解了情況過后,建議蒂芙尼提供一份自己的DNA給警方,以免警方給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蒂芙尼思考過后,采納了律師的建議。
經(jīng)過這一次的DNA比對,法醫(yī)意外發(fā)現(xiàn)兇手的DNA數(shù)據(jù)中其實含有Y染色體,而Y染色體只有可能出現(xiàn)在男性的DNA樣本中,這也就是說兇手一定是一名男性,而身為女性的蒂芙尼自然絕不可能是兇手。
而蒂芙尼之所以撒謊稱自己在凌晨2點30分給科里打過電話,是因為她想要向警方傳達一個信息,證明自己有科里的電話號碼,二人的關系其實一直是良性且友好的,所以不可能做出傷害科里的事情,卻沒想到會弄巧成拙,反而被警方誤會,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水落石出,于是警方立即放蒂芙尼離開了警局。
很快,警方就有了新的線索,通過訪問科里的家人,警方得知科里最近似乎新交了一位男朋友,名叫大衛(wèi)·維爾特,因此立即將他帶回了警局進行審問,畢竟因感情糾紛而殺人的案例最是常見。
據(jù)大衛(wèi)介紹,案發(fā)當天他根本沒在杰克遜維爾這座城市,而是提前兩天就回到了家中陪父母過感恩節(jié),并在父母家里一共住了5天,11月27日下午才回到杰克遜維爾,警方立即派人前去大衛(wèi)的家鄉(xiāng)驗證其供詞的真實性。
據(jù)大衛(wèi)的父母以及鄰居證實,大衛(wèi)這幾天確實一直都在家里,附近鄰居也都表示每天都能見到大衛(wèi)在戶外運動,這也就是說大衛(wèi)的不在場證明成立,因此也被排除了嫌疑。
連續(xù)排除了兩位嫌疑人后,警方開始將調(diào)查的重點放在了科里的工作店面內(nèi),即拉格泰姆酒館,并對科里的同事進行了逐一訪問。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查,警方發(fā)現(xiàn)酒館里很多人都認為一位名叫埃里克·瓊斯的廚師非常可疑。
由于科里一向待人熱情友善,導致埃里克一直認為科里喜歡上了自己,而事實卻是科里從來沒有對埃里克有過任何感覺,她對每一個人都是這般的熱情友善,卻偏偏只有埃里克自戀的認為科里喜歡上了自己,所以案發(fā)前埃里克一直在邀請科里和他共度感恩節(jié),只不過每次都遭到了科里的拒絕。
聽完科里同事的介紹后,警方覺得埃里克此人思維偏激,確實有行兇的可能,于是立即找到了埃里克。
面對警方的審問,埃里克毫不避諱地承認了自己確實喜歡科里,并且認為科里一定也喜歡自己,只不過科里先認識了大衛(wèi),礙于大衛(wèi)的面子,科里才沒有和他在一起。
埃里克的盲目自信讓警方感到了極度不適,于是警方實在不想再聽埃里克胡言亂語下去,便直奔主題向埃里克詢問道:“26日的凌晨2點整到6點整,你在哪里?”
據(jù)埃里克供述,11月25日晚上,他在下班之后就回到了家里,一邊喝酒一邊看電視,然后不知不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直到第二天上午9點才醒過來。
言下之意就是他整晚都在家里,并沒有作案的時間,可由于他是一個人居住,沒有人能夠證實供詞的真實性,所以他的不在場證明完全不成立。
于是,警方采取了后續(xù)行動,對埃里克的公寓進行了一番詳細的搜索,并當真發(fā)現(xiàn)了一把疑似兇器的刀具,上面帶有明顯的血跡,于是立即將這把刀以及埃里克的DNA信息送去了化驗。
可化驗結(jié)果顯示,埃里克的DNA與兇手的DNA完全匹配不上,菜刀上的DNA也并非科里的血液,而是埃里克自己的血液,可能是他不小心劃到自己留下的,因此埃里克也被排除了嫌疑。
排除了三名最有嫌疑的人后,警方也沒有明確的調(diào)查方向,于是只能進行范圍排查,對科里的所有男性同學、朋友以及同事都進行了DNA采集,卻沒有一人能夠與兇手的DNA相匹配。
漸漸的,警方開始質(zhì)疑起自己的調(diào)查方向,覺得此案很可能是一起隨機案件,兇手或許是一位不認識科里的人,可如此一來兇手的范圍將會非常的大,案件的調(diào)查無疑也會變得非常困難。
無奈之下,警方選擇了使用懸賞的方式來獲取破案的線索,可2萬塊的賞金發(fā)放出去之后,得到的卻都是一些想要騙取賞金的假情報,沒有一條對破案有幫助的線索。
就這樣,該案件漸漸成為了一樁冷案,直到兩年后案情才迎來了意外的轉(zhuǎn)機。
2000年3月,一位名叫茱莉婭·韋奇威克的女子,稱自己曾經(jīng)有一位異性朋友名叫羅伯特·丹尼,懷疑他很有可能就是殺害科里的兇手。
據(jù)茱莉婭介紹,她口中的兇手羅伯特兩年前就住在科里家的附近,并且她回憶道:在1998年11月26日凌晨3點的時候,也就是科里遇害的時候,羅伯特給她打了一通電話,稱自己的兒子在車禍中喪生,希望可以到她那里暫住幾天,換換心情。
當時茱莉婭沒想太多,出于同情就答應了羅伯特的請求,可當羅伯特來到她家里的時候,茱莉婭明顯感覺得到羅伯特的情緒很不正常,不停地抽煙,來回踱步,看起來很焦躁。
當時她還認為是羅伯特的孩子剛喪失所造成的,可后來才知道羅伯特根本沒有兒子,再加上科里遇害一案曝光后,茱莉婭猛然意識到羅伯特當時很有可能是殺害了科里后,來自己家里避風頭的,于是選擇了報警。
聽完茱莉婭的描述后,警方也覺得羅伯特此人確實很可疑,于是立即對他展開了調(diào)查,得知兩年前案發(fā)時羅伯特只有17歲,當時他還跟姐姐、姐夫住在一起,而姐姐的公寓正好就在科里家的對面,透過窗戶還能看到科里的臥室全景,可一年前羅伯特卻被姐姐趕出了自己家,理由是羅伯特的行為舉止讓他的姐姐接受不了。
據(jù)羅伯特的姐姐介紹,羅伯特非常沉迷于女色,不僅每天都會窺視科里的臥室,還會經(jīng)常趁她睡覺的時候偷偷跑進她的房間盯著她看,所以在羅伯特成年以后,姐姐便立即將羅伯特趕出了家門。
同時,警方在翻閱羅伯特檔案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在羅伯特8歲的時候,他的親哥哥帕特里克·丹尼就曾殺害過一個女人,并在對方的身上留下了98處刀傷,其作案手法與科里被殺一案非常相似,所以警方懷疑羅伯特很可能也繼承了哥哥的暴力因子,于是立即將羅伯特請到了警局。
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警方并沒有直接詢問羅伯特關于科里的事情,而是謊稱有另一起案件需要他的幫助,并在審問的過程中大獻殷勤,主動給羅伯特倒水喝以及遞煙,其目的就是想要獲取羅伯特的唾液,從而提取到他的DNA樣本。
可羅伯特似乎早就識破了警方的意圖,絕不接受警方遞過來的任何物品,哪怕渴得口干舌燥也絕不喝水。
而根據(jù)美國的法律,警方又無權(quán)強行獲取羅伯特的DNA樣本,于是第二天警方來到了羅伯特工作的超市,并聯(lián)系了超市的老板,希望老板可以幫忙留意羅伯特使用過的物品,可羅伯特老板足足盯了羅伯特一周,都沒有獲取到可用的DNA信息。
據(jù)老板所說,羅伯特已經(jīng)謹慎到了偏執(zhí)的程度,他會將抽完的煙頭裝進袋子里帶回家,喝水也只用自己帶的馬克杯,而不用公司的紙杯。
見到羅伯特如此謹慎,警方也實在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只能安排一名警員時刻跟在羅伯特身邊伺機而動。
經(jīng)過警方長時間的跟蹤,發(fā)現(xiàn)羅伯特在工作期間每隔45分鐘就會去后門抽一根煙,只不過他一直很謹慎,每一次都會將抽完的煙頭帶走,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警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們終于等來了一次機會。
在一個下雨的下午,羅伯特在后門抽煙的時候,很隨意的向地上吐了一口口水,等他離開后警方立即收集到了他的唾液,這才終于成功獲取到了他的DNA信息。
經(jīng)比對之后,警方確認羅伯特的DNA與兇手的DNA完全吻合,于是在2000年11月28日,即科里被殺的兩年后,犯罪嫌疑人羅伯特終于被捉拿歸案。
可被捕后的羅伯特堅稱自己沒有殺害科里,并表示警方掌握的證據(jù)都是胡說八道,但如今已經(jīng)證據(jù)確鑿,警方也懶得再聽他的辯解,直接將他送上了法庭。
2005年5月9日,本案在佛羅里達北區(qū)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開庭審理,在法庭上羅伯特雖然始終拒不認罪,但檢方根據(jù)警方提供的證據(jù)以及相關證人的供詞,已經(jīng)幾乎還原了案件的始末。
由于羅伯特當時寄住在姐姐家里,而姐姐的家又住在科里家的對面,所以他在無意中見到科里后就深深迷戀上了對方,隨后便對科里展開了追求,可惜遭到了科里的拒絕。
但羅伯特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每天都在姐姐的家里窺探科里,而就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日積月累的欲望不斷增加,羅伯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內(nèi)心的躁動,于1998年的11月25日的晚上,通過窺探的手段得知科里已經(jīng)出門后,他便通過廚房的窗戶偷偷溜進了科里的家里。
等到凌晨2點30分左右,科里參加完派對回家后,他便突然持刀出現(xiàn)逼迫科里滿足他的獸性,可過程中遭到了科里的強烈反抗,并造成了他的受傷,于是羅伯特惱羞成怒,最終將科里殘忍的殺害了。
事后,羅伯特為了逃避警方的追查,便聯(lián)系了遠在德克薩斯州的茱莉婭,并在她的家中借住了一段時間,等風頭過了以后才離開。
最終,由于羅伯特的犯罪事實清楚,陪審團僅用了45分鐘就裁定犯罪嫌疑人羅伯特·丹尼的一級謀殺罪成立,判處終身監(jiān)禁。
可直至2018年,羅伯特也仍然堅稱自己沒有殺害科里,并嘗試過多次上訴,但全部以失敗告終,始終也沒有得到過哪怕一次重審的機會。
那么,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qū)里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