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蘇聯時期蘇聯軍事工業開發的米格-23戰斗機,大家可能有個普遍印象,那就是這種飛機的性能一般,這直接原因就是其在和同期的西方(尤其是花旗國戰斗機)的戰場對抗當中的表現很勉強,除非我們拿著放大鏡查閱有關資料,否則很難看到有關這種飛機有在戰場上突出表現的記載。
但有意思的是,雖然現在大家對米-23戰斗機的印象普遍不好,但在這種飛機剛剛出現的年代,大家(包括航空圈)卻普遍對這種飛機贊口不絕,那么,這就是因為什么呢,下面就讓我來簡單談談這個問題。
說到在米格-23出現的時候大家普遍對這種飛機評價很高我想我們要從這種飛機的出現原因開始說起。
大家知道,蘇聯空軍在米格-23戰斗機之前大量使用的戰斗機是我們很熟悉的米格-21,雖然這種飛機在他們出現之初性能很不錯,實戰表現也說的過去,但隨著時光的流逝,當時間進入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的初的時候,這種飛機還是不可避免的落后了,而在當時來說,米格-21戰斗機落后的標志之一就是這種飛機與當時很時髦的變后掠翼技術無緣和其雷達發揮作用距離太近。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蘇聯航空工業就開始了研制接替米格-21戰斗機的新機型研制工作,這個工作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開始。
簡單的說,蘇聯航空工業的這個工作的成果就是今天我們今天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米格-23戰斗機。
不用說,既然是作為米格-21的代替機型研制的,那么米格-23的各種紙面技術指標也確實要比米格-21要好很多,不但推重比更大、飛得更快,而且米格-23的雷達也要好很多,由于米格-23的雷達好,再加上它裝備了當時來說射程更遠(射程30公里左右)的R-23空對空導彈,這使得這種飛機(米格-23)還擁有了當時其他型號戰斗機基本不具備的中距空戰能力,雖然米格-23的這種中距空戰能力和今天戰斗機的同類型能力遠不可同日而語,但正是這種可以先敵并且可以朝著視線之外對敵人開火的中距空戰能力,才使得這種飛機在中東地區同F-16早期型號進行近距空戰頻頻落于下風的時候卻依然具備放手一搏能力的主要原因。
更關鍵的是,蘇聯航空工業在研制米格-23的時候還盡其所能地把變后掠翼技術應用到了這種飛機當中,而米格-23正是蘇聯首款成熟的使用變后掠翼技術的作戰飛機。
簡單的說,米格/23通過變后掠翼飛機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家飛行當中改變飛機機翼角度來獲得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米格/23在改變機翼角度的時候還需要飛行員進行手動來調節,而不是像國外同類型飛機那樣實現了自動調節,所以它在這點上沒有能夠做到有效減少飛行在飛行當中的負擔。
所以,不管米格-23戰斗機具體有多少缺點,到僅僅憑借它可以先敵開火的中距作戰能力和成熟的變后掠翼技術,那么能夠在當時收獲大家的贊譽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除了中距空戰能力和變后掠翼技術的成熟應用,米格-23戰斗機的起飛滑跑距離也從1000米左右下降到500米多一點,幾乎下降了一半,而一種戰斗機擁有更短的起飛滑跑距離對戰爭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不需要多加解釋。
雖然米格/23在技術水平上要比米格-21先進很多,但坦率的說,技術水平更先進往往意味著這款武器更復雜和容易出故障,所以,在很多資料當中指出米格-23的機載設備故障率過高倒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因為我們不能夠指望一種飛機在更加先進的同時還更加可靠,因為“人無完人”,飛機也一樣,這沒什么能夠刻意指責的!
雖然蘇聯戰斗機在米格-19上就實現了超音速飛行,但到了米格-21上蘇聯戰斗機的超音速能力并沒有太大的進步,后者的飛行速度也就是2倍音速而已。
而米格-23憑借其使用的R-29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動,使得其飛行速度輕松的超越了2倍音速,達到了2.35倍音速,雖然這個速度和米格-21的2倍音速比起來沒有實質性提高,但和米格-25后來達到的2.5倍音速比起來已經相差不遠了。
米格-23超越米格-21的地方,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前者重量的問題,因為米格-23的重量從米格-21的6噸左右重量一約超過了10噸,而這個重量,已經意味著米格-23是一款名副其實的中型飛機了。
不用說,盡管飛機重量增加會給其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帶來很多問題,但這也有利于其滿足蘇聯空軍對其增加作戰載荷和執行多種任務的多用途要求。
是的,米格-23的實戰表現很差,這沒有什么可辯解的。
但在這種飛機實戰表現很差的缺點暴露出來之前,或者說在這種飛機參加實戰之前,由于它的紙面數據很好,所以它還是被蘇聯出口到了很多國家裝備后者的空軍部隊,由于當時進口的數量太多以及缺乏進口更先進飛機的渠道和能力,所以直到今天某些國家依然還在使用那個時期進口的米格-23。
盡管蘇聯消失已經超過30年,那些國家在使用以難用著稱的米格-23的除了日常所需零備件供應不足以外似乎也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這說明,當年指責米格-23難用的那些說法可能認人為導致的問題更多,而不單純是飛機的因素。
而在米格-23誕生超過半個世紀的今天,這種飛機還能夠飛行在天空并且偶爾執行軍事任務充分說明在這種飛機誕生時候大家對其贊譽很可能不是言過其實而是恰如其分。
也正是因為某些國家還在繼續使用米格-23,所以明知道這種飛機的實戰能力有限,但為了保險起見,花旗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后還是從世界各地收集了很多米格-23運到家里進行研究,總之,這幾種情況都是米格-23誕生的時候,大家對其很高的評價導致的。
需要說明的是在1984年,一名花旗國中將在駕駛該國收藏的米格-23的時候由于墜機事故身亡,所以可以說,干掉一名花旗國中將,這可是其他蘇聯飛機沒有達到過的成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