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0日開始,我國正式進入“三伏天”,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
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長版”。以今年為例,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一共30天,是個“普通版”三伏,打破了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多地都會開啟“蒸烤”模式。
不少人感覺“三伏天”越來越熱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近15年僅2020年氣溫
未超氣候均值
成都常年三伏天,平均氣溫為26.1℃。從近65年來氣象大數據來看,自2010年來,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三伏天平均氣溫均高于氣候平均值,尤其是2021年(26.6℃)、2022年(28.7℃)、2023年(27.4℃)、2024年(27.3℃)三伏期間平均氣溫均超過氣候平均值。
對于成都來說,三伏天是一年中高溫最集中的時段。以溫江國家氣候觀象臺近10年觀測數據為例,有一半的高溫日都出現在三伏天,尤其是2015年、2019年、2021年所有高溫日都出現在三伏天。
另外,白天高溫頻繁導致入夜時的基礎氣溫高,加上濕度大,成都歷史同期三伏天期間,平均最低氣溫都在22℃,熱意貫穿全天。
今年三伏天平均氣溫
較常年顯著偏高
今年三伏天(7月20日至8月18日),我市平均氣溫較常年顯著偏高。其中,中伏和末伏期間,高溫天氣較常年偏多,有大范圍持續高溫出現的可能。
三伏天降水量總體和常年持平,降水過程時空分布不均,大概在初伏的中期、中伏的后期以及末伏的前期,會有比較明顯的降水天氣過程出現。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余小紅 高萍 部分綜合中國天氣網、成都氣象
同步播報
高溫催熱“避暑經濟”
制冰機銷量漲150% 有火鍋店單店每日用冰超200公斤
最近一段時間,成都高溫連連。
面對滾滾熱浪,成都不僅用遍布全城的納涼空間為市民撐起“清涼傘”,也催生出一派熱氣騰騰的“冷經濟”……
酷熱催生的不僅是納涼需求,更點燃了成都的“避暑經濟”。大邑縣西湖公園的水面上,皮劃艇劃出粼粼波光,摩托艇濺起的水花帶著涼意——7月上半月,這里的游客量已比6月多了10%,專為親子家庭設計的水上樂園更是熱鬧,游客同比增長20%,成了暑期家庭避暑的熱門之選。
在飲品里加幾塊冰,成了市民對抗高溫的“日常儀式”,這股需求直接帶火了有制冰功能的家電。在成都京東MALL商場內,帶有制冰功能的多款飲水機銷量均有增長。一名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進入7月以來,制冰功能家電的銷售量比起開業初,增長超過20%?!本〇|平臺相關工作人員表示,7月至今,京東制冰機在全國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50%。
消費者對于冰塊的需求熱度,在餐飲店內同樣表現明顯。小龍坎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比6月份,成都所有門店用冰量增長30%。蜀大俠成都門店自7月以來,單店每日用冰超200公斤,該負責人表示,“我們在水產品、薄肉、鮮切類菜品保鮮時會使用冰塊,這段時間持續高溫,我們需要的冰量也隨之增加。此外,我們門店自制飲品中,冰塊需求量同樣增長明顯?!?/p>
面對巨大的用冰需求量,成都的制冰廠也開足馬力制冰。
在彭州市三界鎮冰源制冰有限公司內,一線工人正在加班加點制冰。該公司負責人黃聯盟表示,“我們公司現在每天制冰量有40噸,現在正值生產高峰期,比起淡季,產量增長了20%?!秉S聯盟介紹,目前在廠內的一線員工都是滿負荷工作,“我們的客戶主要是海鮮供應商,天氣高溫,客戶的冰塊預訂量也非常大?!倍谯紖^內的建國制冰廠,一線工作人員也在加班趕訂單。該廠負責人介紹,7月以來,廠里的訂單量快速增加,“比起6月份,現在的訂單量增加了25%,日均冰塊產量達到1600塊?!?(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