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筆者翻閱過很多演員的作品目錄。
得出來一個粗淺結論。
即便放眼整個香港乃至華語影壇,以個人電影作品而論,郭富城或都是唯一一個,小眾電影能占比個人作品數量約五成的演員。
他在商業電影與小眾電影之間,反復橫跳。
絕對獨具一格。
一開始,他當然其實也沒有什么規劃。
從《飛越危墻》、《西環的故事》和《逃學英雄傳》,到《童黨之街頭霸王》、《危險情人》、《笑俠楚留香》及《倫文敘老點柳先開》等等,作為電影圈新人,公司接什么戲,自己就得去演什么戲,還不夠資格去挑。
幸好碰上一部《赤腳小子》,才不算虛度時日。
這部片品質很高。
郭富城則不但盡顯表演功底的扎實與身手的利落,更展露了自己強大的共情力與表演上的爆發力。
已可見一代巨星的影子。
后來他解決了合約糾紛。
不但得到了自由身,更有小美成為了“幕僚”。
當一個“文藝”氣質的經紀人,撞上一個各種天賦都滿點的藝人,未來就具備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筆者曾見到有人說,“如果不是小美,郭富城做不了天王。”
這句話倒置了本末。
郭富城是天生偶像,沒有人能阻止他大放異彩,而他也于小美成為他經紀人之前,就走上了王座,這是實力使然。
但小美很早就是他摯友。
據說還在微末時候,郭富城就在小美的建議下,去上過音樂課。
當時不見得有什么回響,但到到后來,被“趕鴨子上架”走進錄音室的時候,這場經歷,應該還是給了他些許“底氣”。
再當二人“結盟”,確實就能量驚人。
而究竟有何變?
本文只論電影。
記得郭富城曾經講過,所有劇本遞過來,小美會先預審。
這等同一道“過濾”。
作為一個商業偶像型演員,肯定要考慮“賺錢”,不然根本都無法立足,這毋庸置疑。
但很顯然,郭富城與小美卻似乎“反其道而行”。
他們幾乎從來不接拍諸如古惑仔、輕喜劇、無厘頭,又或者單純打打殺殺、爆炸、追車或槍戰等傳統“爆米花”商業片。
反而要么青睞小眾、現實和文藝題材電影,要么挑選商業類型片中的創新之作。
前者拍起來輕松,也頗方便“刷票房”,后者則更多傾向藝術和演員個人情懷的滿足,但若拍得多了,對演員商業價值影響很大,所以一般演員都只會偶而為之。
而他們究竟怎么敢的?
郭富城其實是一棵“超級搖錢樹”。
筆者早前講過,此人從來不需要為片酬拍戲。
僅出道幾年,其某個年度的個人寫真集版稅收入,就輕松超過了三部電影的片酬,而彼時其片酬已經大約在兩百萬左右。
不要小看這個數字。
直到新世紀初,不考慮雙周一成和李連杰,香港頂級偶像演員的片酬,也才僅四、五百萬。
他唱片也一直賣得,演唱會票房一直居于整個港城的頭部,此外更是名副其實的“廣告天王”,從出道開始,就被國內外各大品牌廠商“生撲”,數十年都不曾間斷。
這當然是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其他演員就很難比。
順便說一件事。
大概在2003年左右,開始有媒體集中火力,寫他“谷底王”。
目的不明,但起因很簡單。
自2001年的《浪漫櫻花》之后,他連續有兩年時間,沒有新電影上映,也恰逢全慢歌的大碟《空手道》似乎不太受歡迎。
各種傳言甚囂塵上。
比如若筆者沒記錯的話,昔年曾經有一個“小美帶郭富城瘋狂掃貨以示財力”的八卦新聞。
但如果當真了解郭富城,就該知道,自2000年開始的幾年時間里,就有從百事、富士膠卷、美特斯·邦威,到喜得龍、舒適堡、無限美洗發水、法國嬌韻詩、與狼共舞、美由奈、名人牙膏、浪琴和萬年青等大牌代言在身。
更創下拍一個廣告片兩百萬美元的天價酬勞。
數年后來自美國的一個榜單,更將他排在了亞洲歌手財富值的第一位,連小天王周杰倫都被他遠遠拋下,四大天王陣營只有張學友與他一起上榜,也不但財富值僅其半,排名更差了近二十名。
他確實招人嫉妒。
來看看二人怎么接戲。
自1995年迄今,包括待映的《內幕》和《你爸是鴿王》,他總共接拍電影四十五部,可剔除《夢想合伙人》和《九龍城寨之圍城》兩部友情客串作品。
其中小眾電影二十三部,商業電影數量反而要少三部。
這意味著什么?
小美就如一道“鐵門檻”,完全不顧慮“賺錢”和票房問題,將那些膚淺、粗陋的爆米花劇本,無情過濾,也優先考慮小眾、現實和文藝題材劇本,或偶有失手,也難免有人情因素,但總體來講,她的把關,絕對嚴苛且盡責。
以此為基,郭富城則可盡興追求表演的難度、專業能力的打磨與突破,并兼及題材的創新、作品的品質與現實意義。
其次才是商業偶像的價值實現。
大略如此。
郭富城之所以敢如此接戲。
一方面與他“超級搖錢樹”的本領有關,這讓他有底氣,另一方面則來自藝術層面的追求與支撐,這讓他敢“賭”上職業生涯的沉浮,去沉淀并打磨自身。
而這一主、一次。
知易行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