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清晨,吉林市豐滿區旺起鎮大石村境內的千鳥島上,數千只鸕鶿振翅起飛,掠過湖面,蔚為壯觀。這一景象標志著松花湖畔正上演一場生態奇跡——鸕鶿取代蒼鷺,成為該區域數量最多的野生鳥類種群。
千鳥島是松花湖上的半島,長期以來島上鳥類以蒼鷺為主,鸕鶿數量稀少。然而,2025年春季,數千只鸕鶿遷徙至此,數量激增至七八千只,成為島上絕對優勢種群。大石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楊杰表示,鸕鶿數量從去年開始顯著增加,今年呈現爆發式增長。
吉林市林業局動植物處處長王麗雪分析,鸕鶿種群的壯大與松花湖生態環境改善密切相關。松花湖魚蝦資源豐富,為以魚為主食的鸕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松花湖水質提升的背后,是“河長制”的全面落實。吉林市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通過人工巡查、無人機航飛等方式動態監管水域環境。大石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楊杰作為村級河長,每日記錄水質變化,帶動村民共護水清。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2024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松花江干流水質優良比例達100%,為鳥類棲息提供了理想環境。
為保護漁業資源,吉林市嚴格執行禁漁制度,松花湖每年6月20日至7月31日全面禁漁,覆蓋魚類繁殖關鍵期。同時,當地已連續20年開展增殖放流,累計投放魚苗1600余萬尾,有效恢復魚類種群,為水鳥提供穩定“糧倉”。
千鳥島的生態改善也帶動了當地旅游發展。大石村村民依托綠水青山,發展農家樂、民宿等產業,收入得以提升。楊杰感慨:“生態環境變好了,我們的生活也更好了。”
圖片來源:吉林市委宣傳部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李婷 姜岸松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