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季軍爭奪戰,中國女籃101比66大勝韓國,面子算是找回來了,這場球開局就打得很順,首節拿了31分直接拉開,最后能贏35分,數據看著挺漂亮,但說實話,這種分差并不能蓋住球隊內部的一些老問題,尤其是在球迷圈子里,最被吐槽的點之一,就是宮魯鳴對部分球員的“偏愛——說白了,三大愛將全場合砍2分,這事兒擱誰身上也有點難洗。
比賽剛打完,社交平臺上已經炸了,很多網友都在問,難道中國女籃真的沒人可用了嗎,這句話不是第一次出現,但這回的場景確實讓人有點無語,李緣、張茹、潘臻琦,這仨人從熱身賽到亞洲杯正賽,基本都是鐵打的主力配置,但這場球,三人半場0出手,合計0分,全場加起來也才2分,放在現代籃球語境里,這種“隱身表現屬實有點辣眼睛。
先說李緣,場場首發,最近三場居然是0分掛零,這回全場3投0中,半點存在感都沒有,宮魯鳴依然把她放在首發陣容,哪怕上一場輸給日本,她的表現已經被網友們“對噴了個遍,這場依舊沒有調整,似乎教練組對她的信任就是鐵板釘釘,外界再怎么吐槽也絲毫不動搖。
張茹也差不多,四號位的她,打了17分鐘只出手了一次,籃下轉身得了2分,全場也就這一次亮眼操作,剩下時間更多像是個“功能型球員,兩個籃板,沒有罰球,數據面前誰都難自圓其說,看了她的表現,球迷只能嘆氣,說實話,這不是一個主力四號位該有的擔當。
再看潘臻琦,雖然只上了4分鐘,但也是0分0板0助0搶斷0蓋帽,純純的“數據隱身,這種現象在國際大賽上其實挺罕見的,尤其是放在中國女籃這個層面,替補輪換球員能做到全場零貢獻,教練組還堅持給機會,外界自然會疑惑,這到底是用人理念的問題,還是后備力量真沒跟上。
問題就擺在這兒,網友氣得直呼“沒人可用,但細看球隊現狀,宮魯鳴的用人邏輯其實不難理解——他更信任老隊員的經驗,哪怕對手是韓國、哪怕場上“擺爛,也不輕易換血,很多關鍵時刻還是靠主力陣容“磨,這在很多傳統教練眼里屬于“保險思路,但現代籃球節奏快,球員狀態波動大,過度迷信主力很容易造成進攻斷檔、替補沒信心。
其實這場球贏得輕松,但更早的半決賽對日本,女籃就吃了大虧,面對日本那套“小快靈,中國隊不僅在轉換進攻上慢半拍,主力們體能下滑后,替補又很難頂上,結果就是被對手一點點蠶食,宮魯鳴的“鐵打首發策略反而成了短板,賽后很多球迷直呼換人,連媒體也開始質疑教練組的用人決斷,這種現象其實近幾年一直在發生,但每次到了大賽,總有人“擺爛,總有人“鐵打不動,外界看著著急,宮導看著淡定。
當然,不能只盯著這幾個人“隱身,王思雨強勢反彈,砍下全隊最高的19分、7籃板、7助攻,拿了最佳球員,這才是中國女籃的底氣,另外還有多達五人得分上雙,說明整體進攻確實有保障,但關鍵輪換球員“掉線,對球隊深度是個大考驗,尤其是遇上日本、澳大利亞這種對抗強、節奏快的隊伍,主力一旦被限制,誰能站出來,宮魯鳴的信念還頂得住嗎。
再說句實話,亞洲杯這塊“銅牌意義有限,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巴黎奧運會、世界大賽才是真正的舞臺,到那時候再“抱殘守缺,難保不會被更強的對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球迷的擔心也不是空穴來風,亞洲杯結束后若不做出調整,依舊一套陣容用到底,未來中國女籃的上限恐怕很難再有突破。
說到底,這場大勝韓國,面子是找回來了,但過程中的問題更值得警惕,宮魯鳴的用人思路如果還是“雷打不動,那中國女籃的未來確實讓人捏把汗,網友吐槽其實也是愛之深責之切,誰都希望看到更有活力、更有競爭力的中國女籃登上大舞臺,到底該怎么破局,也許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