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到訪的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對普京表達了“強烈不滿”,并威脅放話稱,若50天內無法達成俄烏和平協議,將對俄羅斯實施“嚴厲關稅”,稅率高達100%。但由于美俄貿易量極少,特朗普提到了“二級制裁”概念,意圖懲罰俄羅斯石油買家,對這些國家的進口商品征收100%的關稅,而中國和印度赫然在列,這兩個國家現階段是俄羅斯石油的兩大主要買家。
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及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實施“二級關稅”。早在今年3月底,因俄烏停火協議遲遲未達成,特朗普就表達過對普京的不滿,并揚言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征收“二級關稅”。當時路透社評論稱,特朗普此舉相當“瘋狂和大膽”,俄中印三國的反應值得關注。如今,特朗普再次提及,而且似乎有動真格的跡象。
對俄羅斯而言,這一威脅十分棘手。俄羅斯經濟高度依賴能源出口,能源收入占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24年靠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收入約2824億美元。若美國實施“二級制裁”,中國、印度等主要買家可能受影響,進而沖擊俄羅斯經濟。俄羅斯正努力成為中印的能源樞紐,推動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大能源運輸力度。若中印因美國制裁減少對俄能源購買,俄羅斯能源出口戰略將受重挫。
從政治層面看,俄羅斯面臨北約東擴和全面制裁的壓力,亟須打破外交孤立。中俄印三邊機制可形成政治合力,抗衡美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但如果因美國制裁,導致中印在能源合作等領域對俄疏遠,俄羅斯構建非西方權力體系的努力將受阻。
對于中國來說,中俄能源貿易規模可觀。2024年,俄羅斯石油占中國總進口的20%,超越沙特成為中國頭號石油進口國。一旦美方“二級制裁”落地,中國企業可能面臨巨大額外成本。但中國明確表示,中俄正常貿易是主權行為,任何國家無權干預;中國主張和平解決俄烏沖突,但反對任何脅迫手段;若美方對中企動用貿易懲罰措施,中國將依法反制。
在這種復雜局勢下,印度的立場也十分關鍵。印度一直以來在外交上左右逢源,既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進行聯合軍演、供應鏈合作,又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系。近期特朗普一直在對印度“極限施壓”,威脅對印度商品征收26%的“對等關稅”,莫迪當局宣稱要 “從實力出發和美國打交道”,威脅對美國關稅戰發動強硬反擊。若此時再加上因購買俄羅斯石油而被美國征收100%的“二級關稅”,印度經濟將遭受重創,尤其是印度正在大力發展制造業,承接大量“脫中入印”的美歐訂單,高額關稅將嚴重打擊其出口型企業。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似乎正在采取行動。據相關消息,俄羅斯與印度、中國就恢復三邊機制工作進行會談。其實,中俄印三邊機制有著悠久的歷史。1998年,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里馬科夫提出了俄羅斯 - 中國 - 印度三方機制,即“普里馬科夫三角”,旨在抗衡美國的單極霸權,推動多極化世界秩序。2002年,三國外長在聯大期間舉行第一次非正式會晤,決定建立對話機制,2005年,三方合作框架正式成立。在2006 - 2016年的十年間,中俄印三國在這一框架下,共舉行了14次外長級別會晤,在各領域達成了不少合作共識。但后來由于中印邊境沖突激化,印方提出將解決邊境爭端作為中印關系正常化的前提,三國在三邊機制下的對話按下了暫停鍵。
如今,俄羅斯提議恢復三邊機制,一方面是想借助中印力量構建非西方權力體系,對沖西方壓力。中俄印三國都主張多極化,反對單邊霸權,通過這一機制,三國可在國際事務中協調立場,增強對國際規則的話語權。另一方面,俄羅斯也希望在能源和經濟層面與中印進一步捆綁,尤其是解決因制裁導致的與印度在貿易結算等方面的困難問題。
從目前局勢來看,特朗普的“二級制裁”威脅,意外地促使俄羅斯加快推動中俄印三邊機制的恢復。如果這一機制真的恢復,對于中俄印三國來說,在應對美國的壓力方面將形成一個 3:1的局面。三國可以在能源合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多極化等方面加強合作。例如在能源領域,中國和印度可以與俄羅斯協商更加穩定的能源供應機制,減少因外部制裁帶來的不確定性;在貿易方面,三國可以加強貿易往來,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共同反對美國的貿易霸凌行徑。對于國際格局而言,中俄印三邊合作的加強,將有力地推動多極化進程,對美國的單邊霸權形成制衡。一個更加平衡、多極的世界秩序或許正在悄然成型。
參考資料:
《美方威脅:這一刀砍向中印,俄羅斯才會真疼》澎拜新聞
《俄羅斯與印度、中國就恢復三邊機制工作進行會談》俄羅斯通訊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