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詞叫做“坐井觀天”,比喻某些眼光狹小,見識短淺的人。最早出自于《莊子·秋水》,是通過困在井底的青蛙和翱翔天空小鳥對天的大小爭論,所闡明的道理。如果青蛙能從井底爬出來,像小鳥一樣看一看天空本來的樣子,那么這場爭論很自然就結束了。
有很多韓國人對于中國的了解,便頗有“坐井觀天”的意思。我們知道,韓國作為我們的鄰國,在歷史上與我國是有很大淵源的。
在歷史上,韓國和朝鮮本是一國。曾在好幾個朝代,向我國臣服過。比如說在唐王朝,還有明朝時期,那都是服服帖帖的。
正因如此,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之下,他們總會在某些方面,滋生偏見和狹義的觀念來抑此揚彼。
比方說在很多事情上,他們會做出“自己”的解讀。我們知道,韓國人喜歡吃泡菜。可是他們地又小,所以白菜的價格就要高出中國幾十倍。白菜在中國低則幾毛錢一斤,而在韓國要十塊錢以上,因此他們便說中國人吃不起白菜。
在韓國有節目報道,中國人也愛吃泡菜,他們便提出質疑,中國沒有專門的“泡菜冰箱”,怎么收藏呢?
拜托,我們雖然偶爾吃泡菜,但還是沒有到像喜歡“老干媽”的程度好吧,買個“泡菜冰箱”放哪起霉嗎?
部分韓國人的優越感甚至還來自于文化,韓國人甚至向聯合國申遺端午祭,甚至申遺活字印刷,把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都套到了自己身上,說成是他們的。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他們認為孔子也是韓國人,因為孔子出生的地方魯國,原屬于韓國一個傳說王朝。
你可能覺得韓國人是在異想天開,但在2005年韓國將“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遺,并且入選了《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自信心更是大大的膨脹,就怕下一步要申遺孔廟了。
當然,我們也不是要故意貶低鄰國,只是確實有這樣一部分人。但也有一部分人,他們還是對中國有更深入認識的,比如韓國某高校的著名教授金蘭都。
金蘭都出生于1963年,先后從韓國首爾大學、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取碩士和博士學位。
原本金蘭度也和其他韓國人一眼,對于中國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優越感,直到他來了一趟中國,在中國一線城市見識過,并升入的了解中國文化,以及中國現代化建設歷程之后,他才深刻的認識到,真實的中國和他們想象中的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
后來,他在《明見萬里》的節目中明確地表示,如今還看不起中國的也只有韓國人了,如果這種虛假的優越感不消除,那么對于韓國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現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哪個因為“閉關鎖國”錯過工業革命而任人欺負的國家了,而是站在時代的前沿,引領著世界共同發展的泱泱大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