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男籃終于憋出了休賽期的“第一槍,外援市場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還是把老熟人莫蘭德請了回來,這位當年在山西擺爛、后來跟著遼寧三年三冠的功勛中鋒,現如今以34歲的年紀再次披上遼籃戰袍,說實話,這事兒多少有點讓人五味雜陳,甚至有人直接在球迷群里發問:遼籃這是補強,還是沒招了,只能吃回頭草?
先說結論,莫蘭德的能力肯定沒人質疑,巔峰時期場均14.5分14.8板,外加2助1.6斷1.9帽,妥妥的籃下大閘,數據擺在那兒,CBA頂級藍領沒跑了,關鍵是他跟楊鳴的戰術體系匹配度極高,內線護框、擋拆順下、協防轉移一條龍,遼寧這兩年能保持攻防平衡,莫蘭德絕對有一半功勞,這不是拍馬屁,是真有場面支撐——但問題也很明顯,三連冠輝煌過去了,莫蘭德也快奔35了,身體機能下滑是所有人躲不開的現實,遼籃高層這波操作到底是再賭一次“情懷,還是另有所圖,值得琢磨。
其實遼籃這個休賽期的動作,外界早就盯著看了,一邊是俱樂部高層組團去美國夏季聯賽考察外援,另一邊是楊鳴幾乎無縫銜接投入訓練監督,眼看著球隊陣容需要升級,尤其是內線短板必須補,結果兜兜轉轉還是莫蘭德回歸,說實話,有點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畢竟CBA這個外援池子就那么大,合適又靠譜的藍領型內線真不多,莫蘭德在遼寧的化學反應早已驗證過,穩定性沒得說,性價比也不差,關鍵是熟人好合作,節省磨合成本,這點別低估,CBA的外援適應期可不是鬧著玩。
不過,回頭看看上賽季,遼籃其實是想升級的,原本押寶NBA夏聯表現出色的阿丘爾,結果來了水土不服,常規賽第一階段就被裁掉,這波操作被外界一通吐槽,畢竟外援押錯寶,賽季初就被迫換人,連帶著球隊戰術體系也得重新調整,影響肯定不小,結果最后還是被廣東截胡莫蘭德,遼籃只能眼睜睜看著老熟人去隔壁打工,說到底,CBA外援市場的選擇題,本來就不多,尤其是那種攻防一體、能吃苦、還能和本土球員打出默契的高水平中鋒,整個聯盟也就那么幾位,莫蘭德算是為數不多的優解之一。
但問題來了,這次回歸到底能不能解決球隊的核心矛盾?34歲的莫蘭德,競技狀態還能撐多久,這是個問號,回顧CBA歷史,外援老化往往是球隊掉隊的信號,遼寧今年的外援配置,除了莫蘭德,優先續約的威爾斯同樣34歲,外援整體年齡偏大,爆發力和對抗強度難免下滑,常規賽還能靠經驗和磨合湊合,但到了季后賽高強度對抗,老將體能和傷病風險就會被無限放大,想靠“情懷打天下,難度只會越來越大。
當然,站在遼籃管理層的角度,這波簽約也不是全然保守,莫蘭德和球隊的磨合度是最大優勢,關鍵節點能用,短板是年齡和身體狀態,這就要求引援團隊后續必須補充年輕、正值巔峰期的新外援,不能只靠“老帶新,否則陣容老化會成為隱患,別忘了,上賽季廣東就是被外援傷病拖垮,遼籃可不能重蹈覆轍,再說,現在CBA本土內線競爭也在升級,像王哲林、沈梓捷這種國產中鋒也在進化,遼籃如果只盯著老將,未來碰到更有沖擊力的對手,防線未必頂得住。
有意思的是,莫蘭德本人其實對遼寧的戰術體系非常適應,尤其在楊鳴手下,情感共鳴帶來的動力提升,確實在場上看得見,很多時候他在遼寧的輸出,比在廣東、山西都要高效,這種“人和因素在國內聯賽特別重要,外援不是只看數據,更要看能不能適應球隊的氣質和打法,這點莫蘭德是合格的,但“人和不能解決年齡和對抗強度的問題,尤其是現在CBA的外援政策變化快,球隊陣容必須隨時做動態調整,不能光靠一套陣容打天下。
說到底,遼籃這次簽回莫蘭德,是情理之中也有點無奈,既是對過去成功經驗的延續,也是現實條件下的權衡之舉,能不能解決球隊陣容老化、內線深度不足的問題,還要看后續引援和年輕球員的成長,如果管理層能夠在外援市場再補進一位正值巔峰、有沖擊力的內線,遼籃下賽季依然具備沖冠實力,反之如果繼續吃老本,指望莫蘭德和威爾斯兩位老將撐起外援體系,到了關鍵時刻很可能會被對手針對。
結尾還是那句話,遼籃有底蘊有體系,三冠王不是白拿的,但CBA格局變了,對手也在升級,外援配置必須與時俱進,簽回莫蘭德是好事,但絕不是終點,只有持續優化陣容、激活年輕球員,遼籃才能繼續在爭冠路上走得更遠,你說巧不巧,這就是職業聯賽的現實,既要情懷,也得務實,最后到底成色幾何,還是得看賽場見真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