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朋友們圈子里討論最多的還是這個”養車到底哪個更劃算”的問題。每次加油站看著那跳動的數字,都忍不住想掰掰手指算算賬。油價都飆到8塊多了,一箱油四五百轉眼就沒了,這電車到底能省多少?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實則挺復雜的問題。
其實這個”1000公里花多少錢”真不是單純算個油費電費就完事了。拿燃油車來說,現在的家用車百公里油耗普遍在7-9升之間,按現在92號汽油7.5元一升來算,跑1000公里純油費就得500-680塊。再加上燃油車走高速還得交過路費,這一圈下來輕松700多。有車友可能要說了,我的車省啊,才6個油,那也得450塊不是?反正這賬怎么算都挺傷心的。
再看電車這邊,成本構成就復雜得多。決定你花多少錢的關鍵在于”你在哪充電”。如果你有自己的家用充電樁,用的是居民電價(大概0.5-0.6元一度),一輛中型電動車百公里耗電15-20度,那跑1000公里就是75-120元。這么一算確實香,比油車便宜四五倍。但問題來了,現在大城市小區裝樁難、限電嚴,很多人不得不靠公共充電樁續命。
公共充電樁是另一番景象。一方面服務費水漲船高,動輒1-1.5元/度,加上電費一度電差不多要2元左右;另一方面充電還得排隊等位,充一次動不動就得一兩個小時。算下來,用公共充電樁跑1000公里,至少也得300-400塊。雖然比油車便宜點,但省下來的也就一兩百塊錢,考慮到充電的時間成本,這優勢就不那么明顯了。
但要說電車的優勢也確實不少。首先保養成本低得多,沒有那么多機油機濾要換,沒有復雜的變速箱,也不用擔心積碳問題。基本上就是換個空調濾、補充點玻璃水,一年到頭保養費用可能就油車的三分之一。而且不少城市對新能源車還有各種政策福利,從不限行到停車優惠,這些都是實打實的便利。
當然了,電車也有讓人頭疼的地方。一到冬天,續航直接”縮水”30%是家常便飯。你原本300公里的續航,冬天可能就只剩200多了,頻繁充電不說,還得擔心”里程焦慮”。再加上快充對電池有一定損傷,如果長期依賴公共快充,幾年后電池衰減會更明顯,這又是一筆隱形成本。
其實選擇油車還是電車,不只是看這1000公里的花銷。得綜合考慮你的用車場景、居住環境、出行半徑。如果你住在有固定車位的郊區,每天通勤不超過50公里,那電車確實能幫你省不少錢。但如果你經常跑長途,或者住在老小區沒法裝樁,那燃油車的便利性可能更適合你。
說到底,沒有絕對的”誰更劃算”,只有”誰更適合你”。現在新能源車競爭激烈,價格越來越親民,油車也在不斷提升燃油經濟性。真正聰明的選擇是什么?不是盲目跟風,而是根據自己實際需求做決定。你們覺得呢?你家的用車成本到底是多少?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用車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