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日本亟需建立一個各方對話的平臺,以就應對日本不斷上升的養老金和社會福利支出的籌資方式進行討論。反對黨提出的減稅提議見效耗時太長,需要更快采取行動來幫助陷入困境的家庭。同意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觀點,認為目前需要發放補助以緩沖對家庭的沖擊。”
隔壁韓國今天決定全國國民和外籍人士每人發放15-55萬韓元,日本今年5月已經發過2-4萬日元的直接現金補貼,不過隨著輸入性通脹的不斷加大,日本現在的能源、糧食問題正壓的老百姓喘不過氣!一次性的補貼或無法刺激需求端重振供應側,市場目前依然沒有辦法做到良性的供需平衡!
日本自民黨總裁石破茂領導的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剛剛結束的參議院選舉中,未獲過半席位,遭遇慘敗,這給其敲響了警鐘,日本國民正在對現階段的生活水平給出否定的答案!
從當下日本的貨幣和財政空間看,實際上和韓國的問題很像,兩者處理路徑也會相似,除了繼續加大直接現金發放補貼外,要解決當下日本老齡化結構帶來的養老金難題,以及社會福利問題,必須從消費側進一步激活增量,同時擴大政府稅基!
所以,根據“石破茂經濟學”的邏輯,日本在未來很可能利用其東亞資本主義特色,利用國內“政府-財團-農協”三位一體的經濟特色,實行立體式刺激,不過在當下經濟逆周期里,能有多大概率成功,目前尚未可知!
一、石破茂的核心抓手:工資增長與直接補貼雙軌并行
(1)全民工資持續增長戰略
石破茂政府明確提出到 2040 年將平均工資提高 50% 的目標,并將加薪作為 “增長戰略的核心”,但這種戰略成本的前提是薪資上漲大于CPI上漲,并且增加全日制的就業比例,在日本勞動市場景氣的基礎上,刺激出新的消費增量。
從數據上看,2024 年,日本全國平均時薪已達 1055 日元(約 51 元人民幣),2025 年預計再增 57 日元。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推動勞資談判、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目標為每天 1500 日元),以及對加薪企業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打破長期工資實際增長停滯的局面(退休就業比例高)。此外,中小企業被列為重點支持對象,政府計劃通過補貼和技術援助幫助其提升生產率以支撐加薪。
(2)直接現金補助與定向補貼
為快速緩解日本普通家庭的生存壓力,日本政府已實施多項短期措施,主要有:
<1>低收入家庭補助:向無需繳納居民稅的家庭發放每戶 3 萬日元補助金,育兒家庭額外增加 2 萬日元!
<2>生活必須支出補貼:重啟電費和燃氣費補貼,并延長汽油補貼,7月開始補貼進一步擴大到育兒和住房!值得一提的是,外勞和留學生也可享受這一補貼!
同時,未來計劃在各類補貼上,增加消費券與減稅方案:自民黨考慮急需發放每人約幾百美元的現金補貼,并探討提高救濟金收入上限,這些措施與立憲民主黨主張的 “食品消費稅零稅率” 形成互補,核心是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實現收入再分配,但會擴大日本債務規模,但現階段日本政府的利息支出低于政府支出的15%,有一定空間繼續舉債!
二、石破茂的產業升級與區域經濟平衡策略
(1)對標中韓:高新技術突圍計劃!
政府計劃在 2030 年前向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產業投入 10 萬億日元公共資金,通過 “官民合作” 帶動 50 萬億日元民間投資,目標形成 160 萬億日元的經濟效應。昨日,日本半導體企業 Rapidus 的 2nm 芯片量產計劃上了各國新聞,其就是這一政策的直接產物,一旦工藝穩定,預計會創造數萬個高技能崗位,并吸引上下游產業鏈集聚北海道,這類投資類似我國的產業定向補貼,主要目標是提升生產率,推動高附加值產業發展,從而提高整體收入水平。
(2)區域振興與勞動力流動:京都以外也是日本
在失落的30年時期,日本除核心經濟圈外,其他城市紛紛陷入財政崩潰的怪圈,直到2020年左右才逐步恢復,當下,石破茂計劃通過 “地方創生” 戰略,政府鼓勵人口從東京等大城市向地方轉移,一來是降低生活成本,二來也帶動資源要素的全國性流動,并且有助于產生新的產業集群!
比如,德島縣將廢棄校舍改造為民宿和社區中心,其鄉村地區又通過農業現代化提升農民收入,同時,放寬移民政策吸引外籍勞動者填補地方勞動力缺口(外勞也是消費主力,韓國的經驗就是如此), 2025 年,石破茂還啟動了 “第二故鄉項目”,通過補貼吸引城市創業者到地方定居。
三、養老金制度改革與勞動力供給優化
(1)延遲退休與靈活就業
日本的養老金制度曾是全球典范,但時至今日,也出現了入不敷出的問題!2025 年起,日本政府規定,企業需為希望繼續工作的員工提供就業機會至 65 歲以上,并鼓勵延續至 70 歲。
此舉不僅增加老年勞動力參與率,還通過延長繳費期和縮短領取期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政府還通過稅收優惠鼓勵企業為老年員工提供再培訓,使其適應數字化和服務業需求。
(2)擴大參保基數與可持續性調整
在上述基礎上,石破茂將小時工等非正式員工加入厚生年金的收入限制取消,這預計會新增數百萬繳費者。
同時,養老金領取年齡可在 60-75 歲間選擇,提前退休者每月金額減少,延遲則增加,以此激勵延長工作年限。
最后,日本政府放寬了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海外資產配置比例,2024 年,其凈收益率達 5.6%,已經將部分收益用于填補養老金缺口,但2025年上半年其發生了較大虧損!
日本養老金投資驚爆一季度巨虧4400億,為何會虧,其會導致居民養老困難么?41 贊同 · 13 評論回答
四、稅收結構調整與財政可持續性
(1)消費稅
日本是直接稅國家,石破茂堅持銷售稅作為社會保障主要財源,但提出建立透明的稅收討論框架。政府考慮將部分能源補貼轉為針對低收入家庭的定向補助,減少 “無差別補貼” 的財政浪費,轉而實施消費稅改革與定向征稅同步,增加弱勢人群補貼,取消大鍋飯!
同時,石破茂擬取消外國游客購物免稅制度并提高國際觀光游客稅,這預計每年將增加 2400 億日元收入,此舉既能緩解國內財政壓力,又避免直接增加國民稅負。
(2)企業稅與遺產稅調整
為平衡日本防衛費增支,日本計劃2026 年起法人稅提高 4%,政府計劃對高利潤企業征收臨時附加稅,并探討提高遺產稅起征點以縮小貧富差距。但是,中小企業若將利潤用于加薪或研發,可享受法人稅減免。
石破茂認為只有切實的縮小貧富差距,加強研發,日本的未來才有保障!
五、其他一些措施
(1)教育數字化與技能培訓
石破茂認為當下世界經濟發展變化巨大,產業科技升級速度飛快,要跟上時代必須加大教育!日本文部科學省 2024 年預算中,40563 億日元用于教育領域,包括教師待遇改善、中小學電子設備更新(一人一臺終端)和英語數字教科書引入。而在今年的補充預算中,383 億日元專門用于培養數字人才,71 億日元開發教育數據分析工具,旨在提升勞動力適應技術變革的能力。
而且,石破茂政府正通過 “產學官合作平臺” 推動大學與企業聯合培養半導體、AI 等領域人才,并為職業學校提供設備升級補貼,其國立大學改革計劃投入 10835 億日元,強化與企業的技術合作和成果轉化。
(2)財政約束與代際公平
日本政府債務占 GDP 達 240%,限制了大規模財政刺激空間,但日本政府的利息支出占預算比卻不高。日本養老金改革需在 “保障當前退休者” 與 “減輕未來世代負擔” 間權衡,而延遲退休可能加劇年輕勞動力的就業競爭。
此外,中小企業加薪能力受生產率制約,若政府補貼不足,可能導致企業裁員或成本轉嫁。
所以,石破茂政府提升國民收入的路徑呈現“關注民生、關注弱勢”的特征:短期通過現金補助和能源補貼緩解家庭壓力,長期依賴工資增長、產業升級、養老金改革和教育投入構建可持續增長基礎。
然而,日本政策實施面臨財政赤字、企業承受力、政治共識等多重挑戰,其效果將取決于跨黨派合作的深度及結構性改革的執行力度。若半導體等戰略產業能實現預期突破,疊加勞動力市場靈活化,日本或有望在 2030 年代實現收入與生產率的良性循環,否則日本和美國一樣,處于“滯脹”和“通縮”的搖擺窗口期!
汪文灝Ro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