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的票炒到天價都有人搶,但相聲演員張伯鑫的專場,三百塊一張票都賣不完,這種巨大的反差,直接指向了張伯鑫,他本該是曲藝界最容易成功的人:出身名門,祖父是相聲名家,外祖父是單弦泰斗,他本人9歲就在曲藝比,賽中獲獎,并拜入相聲大家高英培門下。
他的人生軌跡卻一路顛簸,甚至一度脫下大褂成為環衛工人,他為何會從“王炸”開局走到如今的門庭冷落?
論出身,張伯鑫手里攥著的是一副王炸,他的家,就是個小型的曲藝博物館,祖父張喜林,相聲名家,外祖父希世珍,單弦泰斗,父親張同和是快板書創始人李潤杰的親傳弟子,母親希婉英又是單弦名家馬增蕙的高徒。
在別人還在找師父磕頭的年紀,張伯鑫已經泡在藝術的蜜罐里了,跟著外公和母親學單弦,跟著父親練快板,后來順理成章地拜在了相聲大家高英培的門下。
這起跑線,比同行高出不止一個身位,九歲就在曲藝比賽里拿大獎,少年成名,所有人都覺得,這條路他會走得又寬又穩,可命運偏偏愛開玩笑,給了他最好的開局,卻沒給他配一本通關秘籍。
張伯鑫的人生軌跡,像一顆總也找不到軌道的彈珠,四處碰壁,顛沛流離,他待過的相聲團體,北京相聲劇團、老北京曲藝藝術隊、福樂社,個個名頭響亮,卻又個個短命,他甚至一度當上了副團長,可還沒等位子坐熱,團就散了。
最落魄的時候,這位名門之后,脫下大褂,穿上橙色工作服,成了一名環衛工,掃大街的滋味,想必不好受。
他也想過自立門戶,2007年,他創辦了“摯友相聲俱樂部”,后來又和王自健等人搞了“北京第二班”,眼看就要風生水起,卻因為內部矛盾和王自健鬧掰,最終黯然退出。
他似乎總在“馬上就要成了”的門口徘徊,然后被一腳踢開,他有才華,有能耐,但這些東西沒能擰成一股繩,把他穩穩地推向成功,反而讓他一次次摔得更重。
外界看他,像看一出羅生門,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重情重義的閃光點,他有過,徒弟重病,他牽頭發起義演,為了籌款,演出結束,他和高曉攀撲通一聲,雙膝跪地,對著滿場觀眾磕頭致謝。
那一跪,跪的是師徒情分,跪的是爺們兒的擔當,那一刻,無數人被他骨子里的善良和仗義所打動。
可轉過頭,他又和自己的師父兼干媽馬貴榮,在網上公開互懟,一位業界前輩,被他氣得公開斥責,絲毫不留情面,這讓很多人心里犯了嘀咕:當年那個為徒弟下跪的張伯鑫,那份初心和擔當,去哪兒了?
曾經,江湖上有“南郭北張”的說法,把他和郭德綱相提并論,論資排輩,郭德綱見了他師父高英培,都得恭恭敬敬喊聲“師大爺”,德云社還沒火的時候,他們甚至合作過,張伯鑫在圈里的地位,和于謙、孫越是能平起平坐的。
可后來,德云社一飛沖天,他卻因為個人生活的變故,事業一路下行,他的人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18年的《相聲有新人》,把他和郭德綱這對昔日故人,擺在了最尷尬的位置上,一個成了選手,一個成了評委。
當他和德云社的孟鶴堂PK結束后,孟鶴堂言語謙卑,處處透著對前輩的尊重,生怕師父郭德綱為難,氣氛本還算體面,張伯鑫卻突然冒出一句:“我讓了,”這三個字,像一塊石頭砸進平靜的水面,現場瞬間嘩然。
“讓”,讓給誰?讓的是比賽,還是讓自己的面子?這句話被普遍解讀為輸不起,是倚老賣老,是想用資歷給郭德綱施壓,藝術的比拼,看的是臺上的能耐,觀眾的掌聲才是唯一的通行證,而不是一句輕飄飄的“我讓了”。
這一讓,沒讓他保住顏面,反而讓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郭德綱被架在火上烤,他自己也輸了里子。
節目后,他非但沒有反思,反而在直播里反復提及此事,言語間全是委屈和不忿,甚至公開諷刺德云社的相聲“就是搞搞笑而已”,這種姿態,不僅沒能挽回聲譽,反而更像是在跟觀眾賭氣,把自己推向了更孤立的角落。
面對德云社的成功,張伯鑫似乎沒想過去學習,反而生出了怨氣,他在直播里公開喊話:“不要一家獨大,讓別人沒有飯吃!”矛頭直指郭德綱,意思是德云社壟斷了市場,搶了所有人的飯碗,這話聽著解氣,卻經不起推敲。
郭德綱的成功,真是靠搶嗎?他初中都沒畢業,卻手不釋卷,一張嘴引經據典,包袱里藏著文化底蘊,他對兒子郭麒麟的教育,更是出了名的嚴苛,養出了一個謙遜知禮、人見人夸的少班主。德云社這艘大船能行穩致遠,靠的是郭德綱幾十年的修為和沉淀。
市場是一面最公平的鏡子,它照不出誰的輩分高,只照得出誰的作品更受觀眾歡迎,郭德綱多年前在一個作品里有句詞兒,大概意思是:“你把我弄死了,你的票也賣不出去,”這句話,在今天看來,仿佛是為張伯鑫量身定做的讖語。
把別人的成功歸結為“壟斷”,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被打壓”,這種邏輯,更像是一種自我安慰,健康的競爭是互相促進,是把蛋糕做大,而惡性內卷,只會暴露自己的短板,然后把鍋甩給跑在最前面的人,相聲這碗飯,終究是觀眾賞的,手藝和人心,哪個都不能偏。
現在德云社的事業蒸蒸日上,而張伯鑫卻在走下坡路,這時候他還在直播間指手畫腳,大放厥詞博取流量,這只會讓他最終被市場所淘汰,成為時代的棄子,這就是他最終的苦果。
張伯鑫和德云社的差距越來越大,一邊是市場認可,一邊是門票無人問津,難道張伯鑫還不能從別人成功的例子中得到教訓嗎?這份答卷估計他自己都不滿意吧!
從少年成名到現在,他成功過,也遇到挫折,重新創業,但是他卻最終會消失在時代的浪潮里,無聲無息。
對于老百姓來說,只要你的作品好,符合他們的審美,日積月累,一定會有人捧場,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行業健康發展該有的狀態,希望未來歲月里,張伯鑫團隊能夠多拿出時間搞創作,我們很需要第二個德云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