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其中,碧水保衛戰成效顯著,有力維護了生態環境安全和百姓身體健康。”近日,中國環境記協在北京舉辦第三期環境新聞茶座,活動中,中國環境記協主席劉友賓如是說。
本期茶座以“水生態環境保護”為主題,邀請相關部門、科研院所、公益組織等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如何在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中構建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為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會上,由中國環境記協征集匯編的《聚焦美麗中國——環境新聞2012-2024》一書與公眾見面。該書收錄了多篇關于水生態環境的報道,展現了基層一線的生動故事和感人細節,折射了水環境質量改善來之不易。
“回顧中國環境新聞報道走過的歷程,水環境報道一直是環境報道的重點領域。”劉友賓表示,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生態環境新聞包括水環境報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更加聚焦價值引領、更加突出時代風貌,更加注重建設性輿論監督、更加體現國際視野。
“新時代新征程,鞏固碧水保衛戰成果,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是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部署。”劉友賓強調,要深入總結水環境報道的經驗,探索規律特點,持續做好水環境報道。
一是高度重視水環境新聞報道。水環境與人們生產生活最為密切,是環境新聞的富礦。二是密切跟蹤水環境治理思路的新變化。環境新聞要關注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讓水環境報道更有時代性。三是主動設置議題,為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當前,我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但形勢依然嚴峻,要持續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加強典型報道、深度報道,為全面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提供堅強輿論保障。”他強調。
中國水環境質量發生重大轉折性變化
2015年,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國家專項行動計劃的形式,推動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水污染防治新機制。
在“水十條”實施十年之際,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和綠色江南聯合發布《碧水之路——水污染治理行動十年回顧和展望》報告,從機制創新和多元參與視角,盤點自《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以來,中國水環境保護在十年間取得的歷史性進展,并展望下一階段水環境保護的重點。
會上,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介紹了《碧水之路》報告的主要內容,詳細梳理了水污染防治公眾參與和新機制建設的現狀,識別和分析多元參與在水污染防治中發揮的作用。
《碧水之路》報告建議,新的階段,水環境保護的重點應由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態修復轉變,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確保水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讓更多河流可游、可飲、可漁,邁向長治久清;同時,繼續推進公眾參與,建設美麗河湖和美麗海灣,促進人水和諧,助力早日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
持之以恒護河治水
拂堤的垂柳、飄蕩的蘆葦,簇擁著一灣碧水。炎炎夏日,亮馬河畔新建的17公里慢行步道和清水水上棧道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休憩。
“亮馬河沿岸的商業活動與旅游相結合,成為北京旅游消費的新亮點。”北京市朝陽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郭昊說,這充分說明,生態治理深度聯動城市更新與經濟發展,推動環境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他介紹說,“三網融合”成為系統性解決復雜水問題的金鑰匙,實現了治水、營城、興業的統一,創造出綜合價值最大化的治理范式。水網保障健康循環、綠網修復生態系統、路網貫通空間激活功能的深度融合……
江河勝景,見證發展之變。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鄉村,放眼中華大地,越來越多地區和部門持之以恒護河治水。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張波說,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應當圍繞“系統、協同、雙贏”和“精準、科學、依法”下功夫。新時代,要努力從污染治理為主向污染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保護有機結合、系統治理轉變;從以政府為主,向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轉變;從單一目標、單一部門、單一區域為主,向多目標、多部門、多區域協同推進、共商共贏轉變;從較為粗放的環境管理向精準科學依法轉變。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李妍建議,要生動展現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成效,提升公眾對于美麗河湖的認知,引導公眾共同參與美麗河湖的保護與建設,推動構建共建共享的美麗河湖良好格局。
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是講述好水生態環境故事的宣傳陣地。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編輯張佳在環境茶座上分享了《生生嘉陵》等一系列生態文學作品的編輯心得。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潔生產中心首席專家孫曉明介紹黃河流域工業水資源利用情況,建議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結合低碳、綠色園區轉型,借鑒新能源生態治理模式,開展風、光資源的利用。
來源 | 光明日報 記者:張勝
原標題:中國環境記協第三期環境新聞茶座:守護美麗河湖呼喚多元共治新格局
提供環境新聞線索
環境新聞線索征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