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盼這個公交車通行,已經盼了好久了。現在終于能夠把公交車站點設在小區家門口,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也特別感謝。”近日,家住貴陽市云巖區頭橋街道貝地盧加諾小區的余女士高興地說。
筆者了解到,頭橋街道貝地社區轄區內貝地小區位置較為偏僻,進出小區的道路——后沖路原為小區內部道路,本身較為狹窄,只能容納單向1輛車輛行駛,為緩解花果園片區交通壓力,后變為社會道路,但條件受限導致正常大型公交車無法通行,無法在后沖路段設置公交車站,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將公交車開到“家門口”,是小區住戶十多年來最大的心愿。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貝地社區黨支部按照開門教育相關要求,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幫助居民解決了一件困擾十多年的“煩心事”。為切實解決居民出行難題,社區黨支部聯合多方力量,積極推進V15“微巴”線路延伸工作,成功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了一件困擾居民的“煩心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一些公交公司有一種小型公交車可以進出我們這種道路條件不好的小區,于是我與黔爽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取得聯系,并邀請公司專業人員實地查看,確定貝地小區門口具備開設延伸公交站點的條件后,第一時間聯合物業等相關部門,開展了V15‘微巴’延伸事宜。”貝地社區黨支部書記毛勇說。
毛勇表示,社區于今年4月張貼V15“微巴”延伸至小區內部設站的公示,并針對涉及的貝地盧加諾3、4期居民開展意見征集,取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同意后,著手“微巴”開通事宜。經過反復溝通協商,在多方持續攻堅與協同推進下,V15“微巴”線路于2025年6月18日正式投入運營。該線路的開通不僅系統性改善了區域居民的出行條件,更成功破解了困擾當地居民十余年的“出行梗阻”問題,以切實可感的服務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微巴’沒開進來之前,我們要走二十多分鐘的路到坡坡下面的松花南路或者坡坡上面的遵義中路才能坐到最近的公交車。平時沒事走走也當鍛煉身體了,但這幾年腿腳越來越不靈活,天天進進出出的,確實太難走了。”居民羅女士說,如今“微巴”開通,大家都感覺方便多了,也感謝社區黨支部的擔當作為。
毛勇表示,貝地社區會持續把開門教育理念融入社區工作全局,通過“線上+線下”多元渠道收集群眾訴求,精準定位突出問題,靶向制定務實對策,以切實有效的硬招實招解決基層難點堵點問題,讓群眾真正感受到作風建設帶來的新變化,以實際行動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趙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