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河南新鄉姑娘“李福貴”,本名李亞云,最近因在鄉村賣貨走紅網絡。李福貴開著小貨車,把果蔬、糕點、生活用品帶進村里,給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幫助。一句“打豆腐嘞來了“的吆喝聲,在網絡上成為千萬網友的“電子解壓劑”。
“你不用買我東西,我停下來就是想看看你,最近生活如何。”在李福貴的鏡頭里,不止有鄉村賣貨,幫老人曬麥子、修手機、拍“天安門合影”才是真實生活。
更有網友在她的視頻里,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后,把“有空再回”從承諾變成行動,而拍視頻的意義,也在此刻早已超越賣貨本身,變得更加溫暖,更加具象化了。
從初中畢業到821萬粉絲的“賣菜西施”,李福貴用行動證明,真正的“逆襲”不是逃離泥土,而是在這片土地上,用善良開出新的花。
流量時代,有人質疑她“消費苦難”,對于網傳“年入百萬”,她曾表示,帶貨但未曾接廣告。即便被打擾到無法剪視頻而崩潰痛哭,也堅持不靠“賣慘”博同情,守護著最純粹的初衷。她用“這妮兒中!“的真誠,讓“全村人都在等她來”成為每日打卡項。
在一個個素不相識的善意里,真誠總是能打動人心。從賣豆腐的李福貴,到蹭飯書記董桂林,那些留在鄉村的年輕人,給留守老人帶去了關愛和溫暖,他們用手里的鏡頭,架起新的溝通橋梁,成為自己的光又照耀身邊的人。
正如李福貴所說,“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李福貴,希望其中的我能用自己的方式照亮溫暖到更多的人。”那句打豆腐的吆喝,喊的是生活,也是平凡人最滾燙的倔強。
來源 | 大象新聞評論員 陳柯旭
監制 | 李金鋒 李潔敏主編 | 彭丹編輯 | 蔣黎明
象象留言有獎活動來啦!
(每周好禮:大象文創袋、象象定制筆記本,二選一)
獲獎名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