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快遞配送網絡,在有效盤活閑置公交資源的同時,也有利于快遞公司降本增效。不過要實現這一“雙贏”局面,背后少不了數據的共享與行業的打通,而這,正體現了國家頂層設計對建設交通運輸市場的要求。
一輛公交車不僅載客,還運貨。媒體報道,河南鄭州、江蘇南京、四川成都等多座城市公交集團與順豐達成合作協議,探索“公交+物流”的跨界合作模式。借助公交車系統,“同城快遞”進一步提速,一些原本第二天才能送達的快件,如今兩個半小時內即可送到消費者手中。
來源:鄭州公交集團
公交車成為快遞“順風車”,讓人耳目一新。細想一下,近年來公交車其實早已突破傳統公共出行工具的“本色”,呈現出日趨多元的面貌:銷售早餐冷飲、開通寵物專線、定制婚車服務、助力旅游觀光……多地公交系統鏈接旅游、送菜、上學等場景,逐漸成為提供“定制”服務的出行綜合體。
這一轉變的背后,是人們出行方式的深刻變化。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公共汽電車城市客運量為386.70億人次,僅為2019年同期客流量的55.90%。與此同時,機動車新注冊登記量已連續10年超過3000萬輛。不僅私家車數量迅速上升,目前,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地鐵四通八達,共享單車星羅棋布,人們的出行選擇愈加多樣,公交車的吸引力逐漸下降,改善經營狀況成為不少城市公交系統面臨的難題。
與快遞公司合作,有扭轉這一生存困境的現實背景。不過,相比于以往“自力更生”“謀求發展”,此番跨界合作更值得關注之處,在于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及其背后要素資源的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
公交集團擁有城市全域覆蓋的線網體系、集約高效的調度能力和立體多元的場站,可謂深入城市交通路網的毛細血管。融入快遞配送網絡,在有效盤活閑置公交資源的同時,也有利于快遞公司降本增效。不過要實現這一“雙贏”局面,背后少不了數據的共享與行業的打通,而這,正體現了國家頂層設計對建設交通運輸市場的要求。
2024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核心內容在于加快建設統一的交通運輸大市場。《意見》要求:“強化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重大政策協同,推動交通運輸市場要素資源的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特別是打破數據壁壘,統籌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共享共用,加快區域間、部門間數據的共享交換……”其意義不僅在于盤活運輸資源,也在沒有增加車輛總量的情況下,實現運輸市場的高效運轉,落實城市的綠色發展理念。
當然,實現這一精細化合作還尚有“磨合”之處,比如貨物擠占車廂空間、裝卸貨物導致停站時間延長、車廂整潔度下降等情況影響乘客乘坐體驗,需要公交集團提升服務,拿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對于快遞公司而言,調整運輸線路,重新計算配送時效,實現全鏈條追蹤,需要不斷探索調適。
快遞與公交跨界合作,將進一步釋放運輸行業活力。未來,人們在等公交的同時順便寄個快遞或許會成為常態。
來源:“光明論”微信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