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芬代表:
以檢察之力護佑“銀發家園”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工藝設計師張淑芬在參加河北省易縣檢察院組織的養老機構問題整改“回頭看”活動時,對檢察機關護航養老產業發展的成效連連點贊。
自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張淑芬已先后提交17件關于養老機構規范化運營與老年人權益保障的建議。她在調研中發現,部分養老機構存在消防通道堵塞、應急設施缺失、老年人信息被違規泄露等問題,這些不僅威脅著老人們的安全,也制約著養老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些問題單靠市場調節很難解決,必須有法治力量介入。”她特別提到2024年易縣檢察院開展的專項治理行動——通過履行公益訴訟職能,監督負有監管職責的部門系統整改養老機構存在的隱私保護不到位、無證護理、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讓老年群體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檢察機關用公益訴訟守護養老機構安全,以法律監督筑牢‘銀發家園’,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踏實、更有保障。”在參與人民監督員工作的過程中,張淑芬親眼見證了檢察機關“剛柔并濟”的治理智慧:既通過公益訴訟推動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又以檢察建議引導行業規范發展。她認為,當前養老產業正從“基本保障型”向“品質提升型”轉型,檢察護航需要更精準,增強協同性。她建議檢察機關建立與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安全標準、服務規范真正落地;針對個人信息保護、食藥安全等突出問題深化公益訴訟,探索“司法+行業+社會”的多元治理模式;同時多開展“檢察官進養老院”“老年人法治課堂”等普法活動,增強全行業的法治意識。
“養老機構的安全隱患要清干凈,老人的隱私要護周全,行業的發展方向要指明。”張淑芬期待,檢察力量能持續融入養老產業規范發展的全過程,讓每一所養老院都成為“老有善養”的溫暖港灣。
薛濟萍代表:
筑牢新質生產力發展法治屏障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濟萍受邀參加江蘇省南通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檢察院(下稱“通州灣檢察院”)舉辦的首期“護航新質生產力”活動時,對檢察機關加強商業秘密保護的務實做法給予肯定。
“檢察官把情景演活、把案例講透,這樣拆解商業秘密保護難點,既生動又解渴!”薛濟萍了解到,通州灣檢察院在活動中,將2021年建院以來辦理的典型案例轉化為《“避坑”指南》普法手冊和配套課程,向轄區高端制造企業上門送法,邀請20余名各園區籌備辦負責人及高新技術企業家代表走進檢察機關,沉浸式體驗辦案流程。“檢察機關和企業‘雙向奔赴’,切切實實為前沿領域知識產權筑牢了司法保護屏障。”薛濟萍表示。
薛濟萍還現場聽取了通州灣檢察院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匯報。近三年來,該院針對南通傳統產業商標侵權多發、高新技術產業泄露風險高等特點,高質效辦理電動工具、小核酸制藥等多領域知識產權犯罪,推動行業治理、明晰裁判規則。同時,該院還牽頭建立“1+8+N”知識產權保護協作聯盟,與南通其他8家基層檢察院及相關職能部門合力懲治知識產權違法犯罪。
“民營經濟促進法剛剛施行,對民營經濟發展是極大‘利好’。”薛濟萍說,希望檢察機關立足民營企業的現實需求,開展“企業知識產權健康體檢”,幫助企業厘清合法維權與權利濫用界限;繼續發揮通州灣檢察院集中管轄南通市知識產權案件的專業優勢,推動建立知識產權侵權“黑名單”制度,聯合懲戒惡意訴訟主體。針對企業“走出去”的新需求,他建議檢察機關加強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尤其是在核心技術跨境合作中,為企業提供法律風險評估和證據保全支持。
程星代表:
充分發揮警示教育基地作用
“我長期關注未成年人成長,希望檢察機關結合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特點,充分運用警示教育基地平臺,以‘檢察+家庭+學校+社會’為抓手,既守護好成長環境,也幫扶好誤入歧途的孩子。”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紅安縣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講解員程星在參觀湖北省麻城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成長警示教育基地時說。
麻城市檢察院針對近三年全市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犯罪數量上升趨勢,打造了集教育、辦案、宣傳、體驗、預防于一體的警示教育基地。該基地既能開展法治教育、風險警示和預防工作,為孩子們筑牢防線,又能凝聚家庭、學校、社會力量,為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提供支持。
程星對該基地助力辦理的兩起案件印象深刻。2024年9月,某小學教師在基地參觀時,反映周邊商店銷售帶針頭“注射器”三無玩具。麻城市檢察院高度重視,該院公益訴訟部門立案調查,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查處涉事商店,督促商戶銷毀違規玩具、簽訂合規承諾書,并制發檢察建議推動行政機關消除隱患,規范校園安全管理。在辦理未成年人朱某某偷越國邊境案時,檢察機關發現其存在家庭教育問題,依托基地邀請其父母接受針對性指導,從親子溝通、責任擔當等方面給予建議,幫助樹立正確家庭教育觀念。同時借助基地資源,協助朱某某進入專門學校矯治,學習廚師技能,如今其已順利回歸社會。
“這兩起案件的及時辦理說明,警示教育基地能發揮大作用。”程星表示,希望檢察機關深化“四大檢察”職能,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借助基地開展模擬法庭、親子法治課堂等活動,讓基地在守護成長環境和幫扶失足少年上更有作為,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佟秀蓮代表:
融入基層治理“毛細血管”
夏日的社區辦公室里,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鶴崗市興安區河東路街道錦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佟秀蓮正俯身記錄老人訴求。“檢察機關調解矛盾糾紛有成熟經驗。”面對記者的采訪,佟秀蓮指著墻上“人大代表調解室”標牌感慨。
佟秀蓮告訴記者,她多次參加興安區檢察院召開的公開聽證會,檢察機關在調解矛盾糾紛方面,確實有一套成熟的經驗和做法。“當事雙方因故意傷害賠償僵持,檢察官與社區人員從情法理介入促成和解;鄰里因地界糾紛發生沖突,檢察官通過‘檢調對接’實現案結事了。檢察機關將專業力量注入基層網格,如同在矛盾萌芽處裝上了‘滅火器’。”
佟秀蓮認為,檢察機關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成效顯著。鶴崗市檢察院搭建“小鶴在崗”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反映問題;興安區檢察院構建“小安說法”普法矩陣,用視頻、圖文解讀普及法律知識,提升群眾的接受度。
“但在調研過程中,我發現服務末梢敏銳度仍有提升空間,例如偏遠鄉鎮獨居老人遭遇侵權時,仍面臨舉證難、申訴遠的困境。”佟秀蓮說。對此,她建議檢察機關一是探索將簡易聽證會搬進社區,為行動不便群體開通綠色通道;二是推廣“司法救助+矛盾調解”雙軌機制,既解法結又解心結;三是做優“小安工作室”品牌,定期組織檢察官深入田間地頭,成為群眾“看得見的依靠”。
“綜治中心不只是掛塊牌子,要讓檢察職能像毛細血管般深入基層”。話語中,佟秀蓮充滿期待。
郭愛和代表:
為唐三彩涂上堅實“司法釉色”
當千年流淌的洛水遇見絢麗的唐三彩,當古老的工藝美術擁抱現代法治精神,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日,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檢察院檢察官走訪全國人大代表、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近距離聆聽代表對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火種,老城區檢察院在這方面做得非常主動、專業。”郭愛和評價道。
2024年12月,在最高檢與央視聯合開展的“走近一線檢察官”直播活動中,老城區檢察院不僅展現了檢察官的風采,更抓住契機,變“宣傳窗口”為“普法平臺”。檢察官向郭愛和及博物館團隊詳細介紹了該院知識產權案件集中管轄的職能定位,結合近年來辦理的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有關法律法規在工藝美術、文旅創意領域的應用和保護要點,并分析了當前文創產業可能面臨的侵權風險及維權路徑。
“這種‘送法上門’非常精準、及時。”郭愛和表示,檢察機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就像為珍貴的唐三彩藝術品涂上了一層堅實的“司法釉色”,守護著創作者的匠心與產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知識產權案件集中管轄院,老城區檢察院始終秉持“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不斷優化工作機制:組建知識產權檢察專業團隊,實行一體化履職,提升辦案專業化水平;深化行刑銜接,與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協同保護機制,形成打擊侵權合力;通過制發檢察建議、開展專題普法等方式,引導市場主體規范經營,預防侵權行為發生,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和創新活力。
來源:檢察日報·聲音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