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堅守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安慶市迎江區檢察院 范轉平
在2025年第六屆新時代檢察宣傳周“加強刑罰執行監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主題的映襯下,電影《最后防線》的意義尤為特別。作為國內第一部以駐監檢察工作為題材的電影,故事改編自安徽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真實案件,講述了駐監檢察官安亞為十年前無辜入獄的服刑人員洗刷冤情的故事,展現了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切實維護刑罰執行公平公正的新時代檢察官形象。
刑事執行監督既是法律監督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屏障”。當刑事執行檢察人員在登記本上落下鄭重簽名,簽下的是一份責任,更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莊嚴承諾 —— 無論案件塵封多久、阻力多大,總有人擎著法律火炬,在正義抵達人間的最后一寸土地上堅定守望。作為一名刑事執行檢察干警,觀看此片后,感觸頗深:
一是堅守 “最后一公里” 是高質效辦案的底線刻度。刑事執行是刑事訴訟活動的終端環節,刑事執行檢察則是維護司法公正的最后屏障。正如影片中駐所檢察官安亞,以十年追兇的執著成為這道防線的鮮活化身 —— 她不放過卷宗里的每一處疑點,不忽略當事人的每一句陳述,最終讓沉冤十年的案件重見天日。這恰是新時代刑事執行檢察的底線要求:每一個案件的公正執行,都是檢驗司法公信力的試金石,高質效的核心首先是讓正義永不“下線”。
二是法治思維是高質效辦案的職業素養。從審查逮捕到控告申訴,檢察干警的法治思維與職業敏感,是還原事實真相的關鍵。影片中安亞從錢孝忠對被害人傅曉東“紅色帽子” 的描述中捕捉到疑點,這份敏銳不僅是為亡友追真、為蒙冤者伸屈,更是新時代檢察官法治思維的生動實踐。只有在工作中,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從物證、書證以及言辭證據中尋找矛盾點,用法治邏輯穿透表象迷霧,才能使法律真相還原事實真相。
三是法律智慧是高質效辦案的增效引擎。安亞作為駐所女檢察官,既有直面監管場所的無畏勇氣,更有打破僵局的智慧謀略。她以棋為媒與當事人溝通的細節令人深刻:通過棋盤交鋒讀懂對方心理,用信任叩開真相之門。這種 “以智破局”的溝通藝術,正是新時代檢察干警提升辦案質效的生動實踐。將專業智慧融入辦案全過程,既能減少溝通成本,更能精準直擊核心,讓每一份努力都指向案件質效的提升。
四是溫情守護是高質效辦案的價值底色。影片中盧淮生為護家人頂罪入獄,妻兒十年不渝的信任,以及他得知家人受困后的激動之舉,無不彰顯親情是人心最柔軟的防線。而法律,恰是守護這份溫情的堅實護欄。安亞的堅持讓遲到十年的正義終歸位,這不僅是案件結果的公正,更是對 “高質效” 深層內涵的詮釋:辦好每一個案件,既要追求程序與實體的雙重公正,更要讓正義帶著溫度抵達,讓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溫情與力量。
新時代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高質效”,從來不是冰冷的指標數字,而是如安亞般在每一個案件中堅守底線、運用思維、傾注智慧、傳遞溫情的總和。唯有如此,才能讓法律的最后防線堅不可摧,讓正義的“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
第9036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安慶檢察、迎江檢察微信公眾號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