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夜間模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蓬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環市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指導下,在江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著力試點建設廣東省文明(青年)夜校。 面對青年群體下班后“充電難”“社交窄”、“雙職工家庭”“接娃愁”“居民興趣學習渠道少”等民生痛點,以“公益+低償”模式構建全齡友好型社區學習生態圈,構建起“學習有場所、社交有圈層、育兒有支撐、文化有傳承”的治理新模式。
精準破題:三軌并行構建"15分鐘成長圈"
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江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青年夜校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聯合江門開放大學、僑志成長中心、靜心藝術等機構,形成“青年技能提升+兒童托管成長+藝術啟蒙教育”三大服務板塊,精準覆蓋不同群體需求:
——青年群體:與江門開放大學共建“技能充電站”,開設普惠收費瑜伽班、純公益AI美甲培訓班,既保障課程質量又降低參與門檻,吸引超160人次青年參與,讓“下班后去夜校”成為社區新風尚。
文明青年夜校瑜伽課堂
——雙職工家庭:聯合僑志成長中心打造“安心托管計劃”,推出課后托管、國際象棋、體適能等低償服務,累計服務兒童超600人次,有效解決“放學后兩小時”監管難題,獲家長點贊“社區帶娃更放心”。
文明青年夜校“安心托管計劃”課堂
——少兒群體:攜手靜心藝術推出“藝術小天地”項目,針對3-12歲兒童開設分齡繪畫、黏土手工課程,通過“玩中學”模式激發創造力,成為社區兒童“家門口的美育課堂”。
文明青年夜校“藝術小天地”課堂
創新模式:公益筑基低償賦能 實現可持續發展
夜校采用“基礎服務全公益+進階服務低收費”的運營策略,針對居民剛需的AI美甲、托管服務等實行全免費,針對技能提升類課程采取“成本價+微利”收費,所得收入反哺公益課程運營。江僑社區黨支部書記文佩珊表示:“這種模式既保證了公益初心,又通過市場化手段激活資源,為長期運營奠定基礎。”
文明青年夜校“AI美甲”課堂
成效顯著:從“充電站”到“情感紐帶”
運行4個月來,夜校累計開設課程5類,服務居民約760人次。瑜伽班學員張女士表示:“以前下班只能回家刷手機,現在和鄰居一起學技能,既充實又交到了朋友。”更值得關注的是,夜校通過課程將不同年齡層居民串聯起來,原本陌生的鄰居因共同興趣成為好友,社區“陌鄰”變“睦鄰”的案例屢見不鮮。
未來規劃:擴容提質 試點打造服務新標桿
據介紹,夜校下一步將拓展肌理畫、掐絲琺瑯、花藝版畫、小舞段等課程,進一步激活居民參與活力。江僑社區黨支部書記文佩珊表示:“我們將持續優化‘公益+低償+志愿’的多元供給模式,讓夜校不僅是學習平臺,更成為傳遞溫暖、凝聚人心的社區樞紐。”
從“解決一個問題”到“構建一套生態”,江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明青年夜校的探索,為新時代社區治理提供了“精準服務+可持續運營”的創新樣本,正助力更多居民實現“在‘家門口’學習,成長就在身邊”的美好愿景。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環市街道(通訊員:林雪瀅、張金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