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
最近,普京放大招了!據環球網最新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要全力推進M-12高速公路建設。這條路要是修成,可不是小打小鬧——它將連接中俄、哈薩克斯坦、蒙古,甚至朝鮮的邊境,成為中歐國際運輸網絡的關鍵一環。想象一下,從莫斯科到海參崴,再到中朝邊境,這條路將成為一條超級物流動脈!
但你知道嗎?這條路目前才修到喀山,距離海參崴還有整整7000公里,工程難度堪稱地獄級:翻山越嶺、打隧道不說,還要對付凍土層。據估算,總花費可能高達5000到8000億人民幣。這可不是小數目!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多,俄羅斯財政早就捉襟見肘,軍費開支占了預算的三分之一,民生都被擠壓得喘不過氣。那普京為什么還要咬牙砸錢修這條路呢?
首先普京這是要穩住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地盤。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已經逼近2500億美元,其中東北三省對俄貿易就占了780多億,接近總額的三分之一,未來兩三年甚至可能突破1000億大關。更別提,中國在俄遠東地區開發了750萬畝耕地,黑龍江一家就有160多家農業公司在遠東扎根。中俄貿易這么火爆,普京當然樂見其成,但心里多少有點小算盤。
為啥?看看人口對比就明白了:中國東北1億人,俄遠東才700萬,差距懸殊。更何況,遠東有部分土地歷史上還是中國的,俄羅斯心里難免有點陰影。所以,普京得用大基建“拴住”這片地盤。M-12高速公路修通后,俄羅斯本土和遠東的聯系會更緊密,人員流動、物資運輸都更順暢。這不僅是條路,更是地緣政治的“安全帶”。
普京想借M-12把中歐物流攥在手里。現在,中歐貿易的貨運路線大多得經過俄羅斯或者它的勢力范圍,但中國和歐洲可不想完全依賴這一條道。今年4月,中國和阿塞拜疆簽了全面戰略伙伴協議,打算通過跨里海運輸走廊分流一部分貨運,分散風險。可俄羅斯哪能輕易放手?M-12高速公路不只是一條國內交通線,更是連通中俄、中亞和歐洲的國際大動脈。
普京在這條路上可是下了血本,規劃了一堆物流樞紐,比如喀山陸港、秋明能源物流中心,目標是打通公路、鐵路和海運的“無縫銜接”。根據最新預測,2025年中俄貿易額可能突破3000億美元,而M-12的建成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這對俄羅斯來說,不僅僅是經濟賬,更是在全球貿易格局中搶占先機的一步棋。
普京這是要用基建“救經濟”。現在俄羅斯失業率低到2.2%,創下蘇聯解體以來新低。咋回事?一是青壯年上了戰場,二是軍工企業吸納了不少人。但戰爭總有停的時候,一旦俄烏沖突結束,大批軍人復員,軍工廠減產,經濟就得轉型。到時候,拿什么穩住就業和民生?
答案就是M-12。這條路耗資5000到8000億人民幣,折算下來占俄羅斯GDP的3-4%,光想想就知道能拉動多少就業崗位!從施工到物流,再到沿線產業,這條路的帶動效應能創造巨額財富。更重要的是,它還能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為遠東和西伯利亞的長期發展鋪路。普京很清楚,財政再緊張,這錢也得花——畢竟,“要想富,先修路”這道理,他這些年算是悟透了。
還記得普京那句豪言嗎?“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這話說了20多年,目標還沒完全實現。但如果俄烏沖突能平穩收尾,占領的地盤“落袋為安”,再加上M-12這樣的超級工程,普京還真可能在卸任前給俄羅斯留下一個新高度。
當然,這條路的挑戰也不小。7000公里的漫漫長路,資金、技術、地緣博弈,哪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但不管怎么說,普京這一步棋已經邁出去了。它會怎么影響中俄關系、全球貿易,甚至俄羅斯的未來,咱們都得瞪大眼睛接著看。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么有趣見解,歡迎訂閱本號并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