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鎮,這片鐫刻著農墾精神的熱土,既傳承著圍海造田的奮斗史詩,又綻放著運動休閑的現代活力。作為奉賢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南上海門戶,這里25公里海岸線勾勒出生態與人文交融的動人畫卷,16000畝國家森林公園孕育著綠色發展的無限可能。在“民生與民聲”基層一把手“賢城賢治”融媒體訪談系列節目第十期中,海灣鎮黨委書記盛群華、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雪瑾以及海灣的居民代表、企業代表共聚海灣國象冠軍之家,圍繞運動休閑特色打造、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等方面展開對話,共繪幸福海灣實踐的華美篇章。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今天我們來到了海灣國象冠軍之家,剛才在室外,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黑白棋盤。在室內,也有很多黑白棋格元素,比如坐凳、一些文創產品,還有一面冠軍之路照片墻,上面有丁立人等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盛書記,今天的對話為什么選在這里?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海灣鎮位于上海最南端,由原星火、燎原、五四農場合并成立,是上海農墾文化發源地。建鎮20年來堅持“生態立鎮”,擁有25公里海岸線和16000畝國家森林公園,獲評中國最美村鎮等榮譽。2019年全域納入臨港新片區后,推進“四區聯創”,打造“幸福海灣”,形成東部現代、西部活力、中部生態的全域宜居特色。
“冠軍之家”位于海灣最具活力的西部運動休閑小鎮核心區,是我們在2023年打造的全市首個國際象棋文化地標,也是我們推動“商文體旅農”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家級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和“中國國際象棋之鄉”,海灣鎮已連續9年舉辦“上海海灣杯”全國國際象棋新人王賽,并創新推出“國象嘉年華”“國象文化節”等活動。今年“國際棋后”諸宸和國際棋聯官員等專程來訪,對“冠軍之家”及文創產品高度評價,并在國際平臺推廣海灣經驗。這里展現了海灣以“國象+”推動“商文體旅”融合,打造國際戶外運動休閑小鎮的格局。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國際象棋是非常好的智力運動,海灣鎮如何使這種一個相對小眾的運動成為全民參與的特色品牌,為這里的居民帶來全新的文化生活體驗?未來又將如何進一步深化這一特色品牌建設?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國際象棋是海灣鎮一張靚麗的名片,把海灣打造成具有示范意義的國象小鎮,我們通過“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部隊”系列活動,讓國象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未來,我們將以“上海海灣杯”全國國際象棋新人王賽為引領,發揮鎮內兩所全國國象特色學校的作用,培育更多青少年棋手;同時創新“國象+”模式,結合民俗文化活動,讓國象文化在海灣生根發芽。我們還計劃建設一站式培訓基地,打造國象冠軍的搖籃。海灣鎮誠邀全球棋友來海灣體驗智力運動與海景風光,我們將持續發力,讓海灣成為中國智力運動的閃亮名片!
劉德艷
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
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人日均刷短視頻達2.6小時,幾乎占據了2.76小時的平均休閑時間。這讓我思考如何像海灣鎮這樣,通過國際象棋這個小切口,創造性地滿足和引導需求。海灣鎮以國際象棋為特色標簽,不僅避免了短視頻帶來的思維惰性,更通過“國象+”模式,將賽事、教育、文旅等元素融合,打造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這種以小見大的發展思路值得點贊!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其實,對于運動愛好者來說,海灣還有很多項目,非常受歡迎。比如,我身邊同事有很多喜歡騎行的,他們說特別喜歡海灣鎮的騎行跑道,道路條件好,還有獨特的生態魅力。書記能不能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海灣鎮正全力打造“靜動結合”的運動休閑體驗,并申報全國首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其中騎行運動也是我們重點打造的項目之一。依托獨特風貌和生態稟賦,海灣鎮推出最美騎行道路,沿途可欣賞“鐵銹紅”農墾建筑、隨塘河路“上海最美林蔭道”及團結塘路的海岸風光,并配套旅拍產品。
此外,南上海首家戶外運動共享中心和騎行驛站已落戶海農公路碧桂園綜合廣場,為市民提供多樣化體驗。去年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奉賢賽段終點設在海灣鎮,吸引了眾多愛好者“向海奔赴”。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書記開頭就提到了海灣鎮的特色文化——農墾文化,前面的騎行路線也有海濱街的農墾特色,但是“農墾”對于我來說比較陌生,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說起“農墾記憶”,這要從海灣鎮的“前世今生”講起。20世紀50年代,來自五湖四海的拓荒者響應國家號召,在這里圍海造田,用雙手在灘涂上建起了上海首個國營農場——五四農場。他們住草棚、喝咸水,硬是把荒灘變成了良田,留下了“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寶貴農墾精神。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正是今天海灣鎮發展的根基和靈魂。
近年來,我們通過“五個一”傳承農墾文化:一是打造一座農墾文化展示館,通過老照片、老物件展現當年知識青年、農墾大軍在海灣的工作、生活場景。二是創作了一部農墾話劇《滄海桑田》。它于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在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進行首演。三是編纂出版一套農墾書籍,開發文創產品,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四是打造一批農墾城市意象,將農墾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城市建設,以具有農墾特色的“鐵銹紅”作為城市主色調,讓文化記憶在景觀更新中得到延續。五是推出一套農墾菜,特別是我們的農墾包,其中主打的豆腐冬瓜開洋餡包一口咬下,滿是農墾回憶,大受歡迎。
劉德艷
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
我建議將農墾包子開發成文創小掛件,拓寬應用場景,讓農墾精神傳播更鮮活。就像盛書記描述騎行路線時,鐵銹紅建筑、海景和林蔭道讓畫面立體豐滿一樣,我們通過包子美食、照片展、話劇、研學等多元形式,能更生動地展現70年農墾文化。當前文旅發展常以美食為切入點,如天水麻辣燙、淄博燒烤,農墾包子正是撬動海灣鎮歷史文化的優質載體。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聽了前面的介紹,感覺“運動休閑”是我們海灣鎮的重要標簽,書記剛才講到,海灣鎮今年榮獲了上海市特色小鎮稱號——“海灣運動休閑小鎮”,也正在申報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能不能為我們整體介紹一下?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我們講海灣最活力,主要體現在運動休閑小鎮的建設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奉賢打造國際戶外運動之城戰略,以打造國際戶外休閑運動小鎮為目標,構建了“3+2+X”發展體系:“3”是西部運動活力、中部生態休閑、東部體育潮流三大功能組團。“2”是提升海農公路活力街區和“最美馬拉松道、騎行路線”兩條精品線路,串起三大組團;“X”是培育極限運動+水陸空運動休閑體系,這一布局也是融合了海灣“路脈、水脈、文脈”的獨特稟賦,也呼應了區委區政府打造奉賢國際戶外運動之城的戰略要求。介紹一下我們西部、中部、東部三大組團。
西部運動活力組團。打造千畝休閑運動集聚區,包括建設中的國際戶外運動場、規劃中的極限運動公園,星火體育公園,引入MXGP世界摩托車越野錦標賽、國際攀巖賽等高等級賽事。在建成的海灣國際戶外運動中心、騎行驛站、國象冠軍之家等基礎上,打造親水平臺,引進水上俱樂部,發展以皮劃艇、槳板為主的水上運動及相關產業。同時加強體育休閑消費市場培育,以嘉凱城運動社群、碧桂園綜合體、新天地摩托車創意園為中心,形成運動休閑消費為主體的商業綜合區。
中部生態休閑組團。主要利用森林公園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將體育休閑與綠林觀光有機結合,積極發展森林有氧運動和水上運動,引進了Challenge國際鐵人三項賽、Tough Mudder強悍泥人挑戰賽、海灣半馬等高等級賽事。同時,在森林公園西側,規劃高品質精品酒店,與森林公園南側的蘆花濕地公園,形成生態休閑組團。
東部組團則聚焦體育潮流。以對標亞洲一流青訓基地的樂動力臨港足球綜合運動中心為聚點,引入“體育+演藝”全新消費IP,吸引年輕人“為一場賽事奔赴一座城市”,釋放年輕群體消費活力,塑造“年輕的城,年輕人的城”海灣樣板。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我們摩托車愛好者會特別關注MXGP世界摩托車越野錦標賽——這也是除F1之外的上海兩大國際A類賽事之一,今年9月12~14日會在海灣舉辦。聽說開票以來吸引了很多人參與,能否作個介紹?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MXGP世界摩托車越野錦標賽是世界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受歡迎的機車競速賽事之一,每場比賽吸引全球約10.55億觀眾觀看,與F1等并稱為世界上速度最快、最富激情的四大經典機車競速賽事。
2025MXGP中國上海站是本賽季的壓軸賽,也是亞洲唯一一站分站賽,距離年度加冕僅一步之遙,世界冠軍爭奪進入最后的沖刺。有來自22個國家,33支世界頂級車隊,70余名國際頂尖車手在這里進行巔峰對決,相信賽事會非常精彩。
為了豐富觀眾的觀賽感受度,賽事還配套了戶外運動生活節、機車文化展、車迷嘉年華等活動,將給前來觀賽的游客帶來一次難忘的體驗。
Tony Amoriello
MXGP海外事務發展總監
MXGP作為全球最高級別的摩托車越野賽事,與海灣鎮的規劃高度契合,打造“觀賽+休閑”一體化體驗,推動消費與區域經濟發展,一是深度融合商旅文體展農,以“賽事+”模式打造戶外運動生活節,延長消費鏈條;二是構建多層次賽事體系,引進國家賽、亞錦賽等,形成全球首個集專業越野、青少年賽事及卡丁車于一體的國際賽車運動基地;三是完善賽事運營與汽摩人才培養體系,聯動周邊文旅商業資源,打造賽車主題IP和全產業鏈生態圈,賦能海灣鎮塑造長三角乃至全國的極限運動圣地。
湯暐
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有限公司
黨支部書記
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作為上海最大的“城市綠肺”,它四季的活動還是非常鮮明的,如梅花節、牡丹節、紅葉節以及現在七八月正當值的荷花節。大家觀看MXGP后,也可以來森林公園逛一逛。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海灣是個大公園。我們為戶外休閑運動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大賽場,海灣25公里的自然海岸線、上海最大的“城市綠肺”——海灣國家森林公園、5500畝的都市菜園、豐富的灘涂濕地,構建了生態野趣+田園風光的獨特景觀。新鮮的空氣、清新的海風充斥著小鎮,為我們打響戶外運動IP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我們正在積極創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不斷拓寬生態價值的轉化路徑,推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充分盤活自然景觀資源,成就海灣的金山銀山。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海灣鎮今年上半年財政總收入同比增長16.9%,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5%,特別是規上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93.9%,成績十分亮眼。我想,海灣鎮不僅是年輕人休閑運動的地方,也是干事成業的地方。哪些產業是你們的強勢增長點?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海灣鎮正全力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新城。東部藍灣作為臨港新片區的示范標桿,已集聚三一重機、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形成生物醫藥、高端智造等產業集群,“生命藍灣”特色產業園與“東方美谷”聯動發展,并通過“一站五中心”創新平臺推動產城協同。
中部國際生態商務區依托1700畝產業空間,以“淘金+淘汰”機制推動產業升級,培育出小方制藥等上市企業,健康食品產業能級持續提升。西部星火鎮區,積極融入奉賢南部濱海“三區兩鎮”建設,聯動海灣大學城布局新業態,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構建宜居宜業的活力新城。三大區域協同發力,共同譜寫海灣鎮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蔣昶
小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我們1994年落戶海灣鎮時,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想到能在扎根30年后成功上市。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企業,我們特別感謝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科技專項撥款推動了智能化升級,大幅提升產能;二是洪朱公路偏遠廠址獲得特殊幫扶,包括人才落戶政策和資金扶持,這些助力讓我們渡過難關,最終實現從偏遠小鎮走出上市公司的奇跡。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今年上海市出臺了上海市營商環境8.0版,奉賢區也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將“提升企業感受”納入優化營商環境重要目標,解決政策落地“溫差”,持續提升政策精準度與實效性,讓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海灣鎮是如何做好“店小二”,服務企業?
魯曉輝
海灣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
今年,海灣鎮圍繞上海市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打造了“海灣i企”營商環境品牌,通過六大行動助力企業發展:一是匯編政策含金量高的《i企寶典》一本通,發放政策干貨;二是建立“一企一專員”服務機制;三是提供全生命周期幫辦服務,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1550戶,位居全區前列;四是開展“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聯合檢查;五是打造“雙創”平臺,累計入駐企業40家;六是促進文體旅商農融合發展。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企業信心和發展效益。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海灣鎮還有一項優勢,就是高校資源。西面的大學城有華東理工大學等4所高校,約10萬師生入駐。怎么把科研成果、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海灣有哪些舉措?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海灣鎮依托東臨港新片區、西大學城的獨特區位優勢,構建了“1+2+3+N”科創體系,以打造卓越人才高地為目標,通過建設大學科創中心和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園兩大平臺,聯合三大國有企業和多個空間載體,形成全域科創格局。目前,3900平方米的大學科創中心·藍灣園已引進40家企業和3個高校創業團隊,計劃五年內培育30家以上優質企業集群,并配套人才服務活動,提供精準支持,力爭2年內創建區級孵化器。
倪秀英
“365”志愿者代表
海灣鎮老年人較多,許多空巢老人缺乏子女陪伴。2013年,寶芳志愿服務中心成立了“365”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隊,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通過“六個一”機制(每日聯系、每周上門、每月保健、每季活動、半年評估和拍照)持續關懷老人。首批志愿者中的“年輕老人”如今已年邁,需更多年輕人加入,為隊伍注入活力,讓老人晚年更幸福。
肖春芳
海灣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
我們海灣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環境、技術和服務全面提升。通過與龍華醫院等三甲醫院建立醫聯體,實現專家資源下沉,患者轉診綠色通道暢通無阻。我們推行“家庭醫生朋友”服務,彈性調整工作時間,甚至凌晨4點多就出發為老人體檢,真正做到以居民健康為中心。
瞿勤妹
海灣市民
海灣鎮靠海,每年臺風過境受影響巨大,特別去年好幾個臺風登陸上海,暴雨不斷,五四驛站附近積水比以往嚴重,影響了我們居民的出行。希望有關部門能想辦法,因為現在又是臺風季了。
許大江
海灣鎮規劃建設辦公室主任
海灣靠著大海,每年的臺風都會對群眾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去年,兩次臺風“貝碧嘉”與“普拉桑”特大暴雨級別的降水,對五四生活驛站及周邊造成了嚴重積水。我們高度重視,多次現場踏勘,制定了經濟有效方案,解決積水問題。目前項目已開工,力爭8月上旬完工。
邵建忠
海灣市民
洪衛港公廁因建成時間較早,現有設施已難以滿足殘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使用需求。請問該公廁是否已納入改造計劃?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海灣鎮2024年啟動公廁改造計劃,對現有12座老舊公廁分兩年升級,去年已完成5座適老適幼化改造。今年將剩余7座(含洪衛港公廁)納入政府實事項目,7月下旬開工,改造注重地域文化融合、人性化設計,部分將增設第三衛生間,改造后實行專人保潔,全面提升如廁環境舒適度與整潔度。
雪瑾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
我們用了這些時間和很多的朋友們一起回顧了海灣的發展,但我想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可能從這一刻開始,我們又會面向未來的發展。而您作為我們海灣鎮的一把手,您對未來有什么樣的愿景,又如何去踐行自己的這份責任呢?
盛群華
奉賢區海灣鎮黨委書記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謀劃“十五五”的重要一年,也是海灣鎮二十載砥礪風華的紀念之年。從昔日的國營農場,到今天國家級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華麗轉身,成為臨港新片區的西大門,得益于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凝聚著海灣干部群眾的智慧和汗水。
我們將持續擦亮“運動休閑”和“綠色低碳”兩張名片,以為上海乃至全國提供高質量的戶外運動目的地為目標,以讓海灣人民更幸福為動力,建設最現代、最活力、最生態、最宜居的新時代“幸福海灣”!
報送:謝怡雯(海灣鎮)
編輯:朱子元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