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余權華)近日,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發布18項地方標準,涵蓋民生保障、物流服務、特色美食、衛生健康及環境友好等多個領域,旨在提升城市服務質量,推動標準化建設,助力廈門打造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在民生保障方面,針對殯葬行業痛點,新發布的《殯葬服務“一口清”清單化收費實施規范》明確要求服務項目、流程及價格公開化,保障群眾知情權和選擇權。此外,《民用水表、電能表、燃氣表計量爭議處置規范》為民生計量糾紛提供標準化解決路徑,確保爭議處理有據可依。同時,《公共交通二維碼應用技術規范》統一地鐵(含BRT)、公交及輪渡乘車碼,提升市民群眾的出行體驗。
在物流服務方面,總結廈門海鐵聯運采用的多式聯運“一單制”模式經驗,發布《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規范 集裝箱海鐵聯運》,解決傳統運輸方式換單繁瑣、數據共享不足等問題,有望縮短物流時間,降低綜合成本,助力區域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為保護地方飲食文化,廈門市針對傳統小吃發布6項制作規程,包括白灼章魚、芋包、燒肉粽、油蔥粿、炸棗及麻糍。這些標準將幫助保留廈門特色美食的獨特風味,促進傳統技藝傳承與文化推廣。
新制定的《醫養結合機構康復輔助器具配置規范》及《醫養結合機構康復輔助器具適配服務規范》旨在提高康復輔助器具的配備率和服務質量,滿足老年人及殘障人士的醫療與養老需求,推動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化發展。
結合廈門濱海城市特點,發布《公路工程項目綠色施工指南》提出“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理念,推廣新技術應用,促進公路建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模式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