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網(wǎng)北京7月21日電(記者 劉越)北京盧溝橋畔,山河為證,歲月為銘。7月21日,“山河見證——我們的抗戰(zhàn)記憶”廣播電視和網(wǎng)絡視聽全媒體宣傳行動啟動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拉開帷幕。
啟動儀式現(xiàn)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xiàn)場,電視劇《我們的河山》演員代表王雷、張?zhí)礻?、王森、孫爽以蕩氣回腸的詩朗誦《山河不會忘記》,將對英烈的崇高敬意融入字里行間。
當詩句在展廳中久久回蕩,王雷心中翻涌著深沉的情感。他坦言,正如詩中所寫,當下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絕不能忘卻先烈與英雄,心中應滿是敬畏與感恩。
今年恰逢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這場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舉行的活動,于王雷而言,“既是一次珍貴的學習,又是回望歷史的契機?!彼J真觀看了館內(nèi)眾多圖片與英雄事跡,楊靖宇等英雄的故事讓他深受觸動。
演員王雷現(xiàn)場朗誦《山河不會忘記》。主辦方供圖
作為影視工作者,王雷深知,將這份感動與敬意傳遞給更多人,需要的是對歷史的虔誠還原。他認為,在演繹抗戰(zhàn)類題材、塑造革命前輩形象時,首要任務是還原歷史,要真正去體會那個年代人們的感受,演出真實感和年代感,“一定要有那個年代的味道?!?/p>
他特別強調,虛假的錯誤堅決不能犯,一切不符合時代背景和環(huán)境的服裝、道具、化妝等,都是對歷史的輕慢,都應被杜絕。這份對“真實”的堅守,正是影視人致敬先烈的方式。
近年來,《功勛》《覺醒年代》等主旋律題材劇頻頻“圈粉”年輕人,成為跨越代際的精神紐帶。對此,王雷有著深切的體會,在他看來,這些作品之所以能穿透年齡的壁壘,正因它們守住了“真實”與“共情”兩個關鍵詞——“好作品沒有年齡界限,演員共情才能打動觀眾?!?/p>
從詩朗誦里的深情告白,到紀念館中的靜默追思,再到從業(yè)者對創(chuàng)作的堅守與思考,山河不會忘記,是因為我們從未停止銘記;英雄的精神之所以不朽,是因為總有人在用心守護、用力傳承。這份對歷史的敬畏,終將化作照亮未來的光,讓紅色基因在代代相傳中生生不息。(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