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從初伏噪,客向晚涼吟。”從7月20日起,今年為期30天的“三伏”大幕就將正式開啟。這也是近10年來的“最短”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從7月20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7月20日至29日為初伏,7月30日至8月8日為中伏,8月9日至18日為末伏,“三伏”長度為30天。而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濕度最大的時段。“三伏”之熱,民間稱為“溽熱”,即悶熱、潮濕,就像在蒸籠和烤箱里一樣。
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天氣越來越炎熱,與避暑有關的那些問題也成為大家茶余飯后關注和熱議的話題之一。而在我國藏著這么一個地方,這里是中國唯一的“避暑古都”,曾因煤炭聞名全國,如今卻回歸慢生活!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中國唯一的“避暑古都”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大同的那些事。山西大同有著2000多年建城史,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史上大同,是民族交融之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核心區域之一。悠久的歷史為大同留下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和不可移動文物3000多處。雖然說,大同是中國十大古都之一。但是,這里卻因煤炭聞名全國。大同,因煤而興,是我國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被譽為中國“煤都”;大同,也因煤而困,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環境急劇惡化,一度成為中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十年九旱,有河必干,漫天風沙,渾身黑土。
曾經一個時期,大同陷入“臟、亂、差”的惡性循環,然而在駛上轉型發展之路后,5年時間,這座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古城形象煥然一新。藍天白云下,修復一新的古城墻高高聳立,寬敞整潔的街道四通八達,雜亂無章的棚戶區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代替……5年,從“黑”到“綠”的負重轉型,大同腳步不免蹣跚,但綠色崛起的“名城復興”畫卷正徐徐展開……不僅如此,而且,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市還是中國唯一的“避暑古都”。
大同地處北緯40度黃金帶,平均海拔1000米,盛夏平均氣溫僅26.4℃。夏日炎炎,當其他各地正被酷熱籠罩之時,大同,這座古城卻憑借其清涼的氣候魅力出圈。它不只是涼爽,更是一座將自然饋贈、歷史文脈和煙火生活完美融合的“清涼夏都”。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河面浮著碎銀般的波光;400公頃的文瀛湖碧波蕩漾,背依白登山,在這里,看云卷云舒,可散步、可戲水、可露營,讓你聯想白登之圍的情景;綿延500余里的北岳恒山橫亙塞上,獨特的自然景觀令人驚奇不已;大同火山群地質公園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板內裂谷系火山群。
這里不僅有壯觀的云海景觀,還有奇特的火山石;上下兩千年、縱橫九百里的大同長城,見證過民族交融的歷史,流傳著無數可歌可泣的傳說,也擁有著獨特邊關塞外風情;巍巍太行山北端的平型關不僅有著可歌可泣的紅色遺跡,更有著空中草原的壯美與世外桃源花塔村的恬靜,而車河人家云朵驛站是絕佳的避暑首選。
特別是對于工作和生活在山西大同以及周邊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說,對于曾因煤炭聞名全國,如今卻回歸慢生活!中國唯一的“避暑古都”有啥想說的,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