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故城西城墻南段
游客:導游,這“柘城故城”名字聽著就滄桑,它究竟有多少年歷史啊?
導游:柘城故城的歷史能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至少4600年!這里層疊著從龍山文化到明代的遺存,總面積288萬平方米,是豫東地區最龐大的“歷史檔案館”。秦朝設柘縣,漢代城墻周長十一里,高二丈,城外濠池深闊,連陰雨都淹不垮!可惜明朝黃河決口,故城被淹,百姓遷到南邊建了新城,北城逐漸沉入湖底,成了今天的“北舊湖”。您看這遺址,比周圍低3至4米,全是黃河泥沙“封印”的痕跡!
游客:哇,這么厲害!
柘城故城西城墻從南向北拍攝
游客:那這里名字里的“柘”字有什么講頭嗎?
導游:問得好!《柘城縣志》記載,上古時期這兒是朱襄氏的都邑,春秋屬陳國株野,秦始皇一統天下設“柘縣”,名字沿用至今。你看這里明代的城門——東門叫“瞻魯”,南門叫“永安”,西門叫“仰京”,北門叫“長樂”,光聽名字就能感受到文脈悠長!
游客:那我們現在還能看到什么遺跡嗎?
導游:當然!西城墻殘存230米,夯土層厚14厘米,密布戰國銅鏃、漢代磚墓的痕跡。南門附近還挖出過漢代下水管道,說明當時城建已很先進!最傳奇的是“歇鶴臺”,相傳老子曾在此歇腳,歷代建廟祭祀,如今復原的錦雞亭、城隍殿三面環水,古韻十足。還有40米高的白瓷塔,塔內供奉的“白瓷姑娘”雕像,背后可是個救民于水患的傳說!
柘城故城西城墻北段從東向西拍攝
游客:導游,聽說這里還有座漢墓?
導游:您說的是邵園漢墓!1981年考古隊發現時,墓道長達27米,甬道里兩具人骨旁擺著“許瓚印信”銅印。更絕的是金餅、玉豬、琥珀蟾蜍,件件巧奪天工!可惜盜洞多達五處,不然陪葬品能堆滿省博展廳!
柘城故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是跨越新石器時代至明代的疊層遺址,戰國筑城、漢代興盛,現存城墻、陶窯、冶銅遺址等遺跡,其漢代排水系統與平糧臺古城并稱“中原雙璧”。2013年,柘城故城(含邵園漢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研究中國古代城池演變及黃泛區文明興衰提供了珍貴實證。
探秘柘城故城:千年文明的層疊記憶
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城關鎮的北舊湖內,靜靜躺著一座承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遺址——柘城故城。這座遺址不僅是時間的見證者,更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生動例證。今天,就讓我們一同揭開柘城故城的神秘面紗,探尋那些深埋于黃土之下的歷史印記。
一、歷史沿革:從新石器時代到明代
柘城故城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4600余年。據考古發現,這里最早的人類活動痕跡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歷經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東周等多個歷史時期。秦朝時期,柘城設縣,漢代城墻周長十一里,高二丈,城外濠池深闊,展現了當時重要的防御體系。然而,明朝嘉靖年間,一場黃河決口將故城淹沒,百姓遷至南邊重建新城,北城逐漸沉入湖底,形成了今日的“北舊湖”。
二、地理位置與規模
柘城故城位于柘城縣城關鎮北舊湖內,城池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800米,南北長約1600米,總面積達288萬平方米,是豫東地區文化內容最為豐富的遺址之一。整個遺址低于周圍地面約3至4米,北部常年存有大量積水,形成了獨特的地理風貌。保留下來的西城墻為夯土層,密布著戰國銅鏃、漢代磚墓的痕跡,見證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交融。
三、考古發現:豐富的文化遺存
自2015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柘城縣文物管理局對柘城故城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與勘探,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存。
城墻與護城河:北城城墻保存較好,西城墻位于西關村以北段保存尤為完整,東城墻也有部分殘存。城墻采用分段板筑方式修建,夯層致密,結構堅固。護城河與城墻走向一致,雖已淤積填平,但遺跡仍清晰可見。
重要遺跡:城內發現了漢代建筑夯土臺基、戰國和漢代及明代的古井,以及多處房址、道路、窯址等遺跡。其中,漢代排水系統與平糧臺古城并稱“中原雙璧”,展現了古代城市建設的先進水平。
文化遺物:從探孔中清理出大量文物遺物,包括陶器、瓷器、陶質建筑材料、紅燒土、鐵器等殘塊。這些遺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時代跨度大,從戰國中期至明代均有發現,為研究柘城故城的歷史演變提供了寶貴資料。
北城東城墻橫剖圖(基槽內)
北城東城墻縱剖圖(基槽內)
四、文化價值:歷史、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柘城故城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還是科學研究和藝術欣賞的寶庫。
歷史價值:柘城故城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是研究中國古代城池演變及黃泛區文明興衰的重要實物資料。其延續兩千多年的文化堆積層,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科學價值:古城墻的修建技術、排水系統的設計理念等,都彰顯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這些科學成就對于研究古代城市規劃、建筑技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藝術價值:出土的瓷器、陶器等文物,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獨特的裝飾藝術,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審美情趣。
五、保護現狀與未來展望
柘城故城于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與保護。然而,隨著現代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故城遺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部分區域因城市建設、民居占壓等原因遭受不同程度破壞,文物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未來,我們期待通過更加科學的考古發掘和保護措施,進一步揭示柘城故城的歷史奧秘,讓這座千年古城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支持文物保護事業,共同守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上述內容主要來源于張天軍所著《柘城文物大觀》,會陸續更新本書其他內容,圖片來源于原著,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 文化柘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