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貴組軒
低保申請辦妥了,貴州銅仁市松桃自治縣蓼皋街道育才社區居民陳洪進夫婦對幫他們辦理的網格員楊路長滿是感激,“我們老兩口行動不便,干部上門來辦理,合心得很。”作為一個有著3600多戶17000多人的大型社區,育才社區探索“網格+”運行機制,打造轄區治理無盲點、為民服務無縫隙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貴州強化黨建引領,扎實推進規范優化網格管理服務工作,這些分布在城鄉各處的網格,像“毛細血管”一樣滲透進社會肌理,將黨組織的服務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
網格建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貴州各地在“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體系基礎上,不斷健全完善“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的基層組織鏈條,推動服務、管理、資源、力量向網格集聚。全省2.07萬個城市社區綜合網格、1.76萬個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織成密網,各地網格員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小區,進百家門、解百家事,搭建起“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網格化治理工作體系。
夏日的黔東南州錦屏縣敦寨鎮雷屯村,游人如織。天剛亮,下沉到村的網格民警劉曉霞就來到村口“打卡”,和村里的網格員、村干部、志愿者組成“平安護衛隊”,開展巡邏、指揮交通、調解糾紛。
將人員下沉到村(社區),走進網格開展服務,已成為貴州各地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有效抓手。全省2萬余個網格打破條塊分割,將黨建、文明創建、政法綜治、民政、信訪等相關職能部門在村(社區)的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大力推進人員、事務、服務、數據整合,推動各部門專業人員入格服務,實行多網融合、多網共治,實現“一人一格”向“多元共治”轉變。同時,建立條塊聯動機制,把網格“辦小事、報大事”和部門“解難事、辦實事”結合起來。在全覆蓋配備網格員的基礎上,創新推行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常態化機制,推動各級機關黨員下沉網格,讓專業服務觸角延伸到百姓家門口。各地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引導相關職能部門黨員干部、專家人才、科技特派員等帶著資金、技術下沉網格、服務群眾。
“電動車入戶充電很危險,‘飛線充電’不可取。”近日,遵義市鳳岡縣龍泉街道和平路社區,居民在網格群里吐槽電動車充電難,網格員迅速把大家的訴求和建議梳理上報,很快,社區就協調各方力量修建配備了7個充電樁。
小事連民心,網格通民情。鳳岡縣落細落實干部包聯指導制度、“雙網格長”制度、常態化下沉網格工作機制等,推動形成“黨組織統籌、多部門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確保各方聯動更加緊密、源頭治理更加有力、服務管理更加精細。
既要服務民生小事,還要釋放發展活力,貴州著力讓網格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黔西南州公安局民警戴永亮,到普安縣盤水街道紅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后,依托網格包片聯戶,引導村民發展資金投入少、附加產值高、發展空間大的葫蘆產業。如今,紅星村葫蘆從種植、加工到銷售,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產業鏈,每年產值達1000萬元左右。“希望紅星村葫蘆產業能帶動周邊村,串珠成鏈、聚帶成片,帶動周邊老百姓共同致富。”戴永亮說。
從城市到鄉村,從民生到發展,網格里的幸福拔節生長。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