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家庭和睦最重要。但宗慶后家的故事,比電視劇還要曲折。人走了,卻沒留下清楚交代財產的遺囑,重要公章也找不到了。
忽然間,三個在國外生活的子女跳出來,要分他的家產。這場戲到底誰在策劃?那位曾經穿著布鞋的“平民首富”,被大家稱為“民族企業家”的宗慶后,多年建立的形象蒙上了陰影。
他一手創建的娃哈哈公司,現在因為誰來繼承的問題,像船在風浪里一樣搖擺不定。這場從香港到杭州的爭產官司,暴露的不僅是宗家的難堪,更是很多中國家族企業將來要面對的難題。
2025年7月,三個自稱是宗慶后親生的孩子——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分別在香港和杭州的法院提告。
在香港的官司,他們要求法院凍結宗馥莉名下約18億美元的一筆錢。這錢存在境外,他們說本該是信托財產。他們指責宗馥莉未經允許,偷偷轉走了110萬美元,轉去了一個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公司。
他們的律師說,那份信托文件有問題:沒有銀行蓋章,文件也沒注明是“信托”,法律上算不得數。律師認為,那其實就是宗馥莉自己的銀行賬戶。在杭州的官司,他們要求分到娃哈哈集團29.4%的股份。
他們拿出了孩子出生證,說是1989年的。還要求拿宗慶后2023年的血樣去做DNA親子鑒定。如果鑒定證明他們是宗慶后的孩子,按照中國法律,他們有同等權利分得財產。
宗馥莉拿出了一份宗慶后2020年寫的遺囑。遺囑上說,宗慶后在國外的資產都歸宗馥莉繼承。但這遺囑也有兩個大問題。
第一,遺囑的見證人是娃哈哈公司的高管,他們又聽宗馥莉的管,和她利益相關。法庭可能懷疑這份遺囑是不是真的。
第二,這份遺囑只說了國外資產,沒提國內娃哈哈的股份。這就給那些自稱子女的人打開了門,他們可以按法律默認的繼承規則來爭國內股份。
法律專家說,要是遺囑見證人的身份不被法庭認可,這份遺囑就可能作廢。那么,所有的財產就得按法律繼承來分了。那三個自稱子女的人,就能按份來爭。
那個存在匯豐銀行的“信托”賬戶,文件上只簡單寫著“宗馥莉代管”。沒有正式的信托合同,也沒有公章。法官初步認為,這就是個普通賬戶。
更怪的是,2024年5月,從這個賬戶轉出去110萬美元,收款人是個叫“Z先生”的人,身份不明。這讓對方更懷疑是偷偷轉移財產。
有律師分析說,宗慶后法律上可能沒太在意,或者,這就是他故意的?把資產搞模糊,方便以后家族內部爭來爭去?沒人能說準。
鬧得很大的“公章失蹤”,其實是重要子公司公章被宗慶后的老部下杜建英控制住了。宗馥莉要看重慶分廠的財務報表,對方說,這事必須得到一家叫香港榮泰公司的批準。
而這家香港公司,實際控制人正是杜建英。這事根子在很久以前。1991年到2008年,杜建英主要負責娃哈哈的海外生意。
那時起,她利用一些海外公司,慢慢掌控了娃哈哈部分子公司的股份。杜建英不光掌握了海外供貨的關鍵渠道,她還辦了杭州娃哈哈雙語學校,把自家孩子培養好,又通過學校的關系,鞏固自己在公司的影響。
宗馥莉在娃哈哈只占29.4%的股份。而且,公司股票價格大跌,她的資產跟著縮水很多,這讓她在公司更難說了算。2024年,她讓員工改簽新合同,結果引來了工人的集體起訴,說明內部很多人不信任她。
更糟糕的是,杭州政府擔心了。因為三個自稱子女的都是外國籍,政府擔心公司財產流失國外。也有人舉報說宗馥莉利用關系公司轉移資產。政府派了工作組進駐公司,封了財務資料開始查賬。
網上很多人很生氣,不愿意“外國籍子女分走我們的民族企業”。很多人說,宗慶后“一輩子的好名聲完了”。
財經專家宋清輝指出,當年杜建英退出國內去國外,可能是為了保住宗慶后的臉面。現在子女出來打官司,反而把他的名聲搞壞了。網友直說:“老宗完了,私生子來分家,民族企業怕要改姓洋了!”
也有一部分網友搬出法律條文,說法律早就定好了,不管孩子是不是婚生的,都有同等權利分家產。他們批評那些拿道德罵人,不管法理的人。
法律專家龍子驕指出,這案子要是因為遺囑無效分家產,可能會影響以后法院怎么看口頭信托。有律師說得直接:“只要是老宗的孩子,都是娃,法律憑什么不給權?法律對誰都一樣!”
宗慶后以前給大家的形象,是穿布鞋的“節儉首富”,是為國家企業爭光的“民族企業家”。這和藏著有孩子沒承認這事,反差太大。
網友“晨溪書語”說:“大家不是不讓人有缺點,是討厭他拿道德把自己包裝得那么好。”不過,也有老員工為他說話:“老宗他規定,45歲以上的工人不準下崗。疫情那陣,工人拿不到錢,他都給補齊了。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比啥形象都強!”
上海專門打家事官司的知名律師譚芳說,如果信托真的有效成立,信托的財產怎么分,就該按信托約定辦,遺囑也管不著。
但現在這個信托文件,關鍵的地方少章,形式都不完整,法院很大可能不認它是信托。宗馥莉拿的遺囑,雖然證人身份有毛病,但畢竟白紙黑字,法庭還是會看。
法律界的人說,這案子鬧下去,對以后判斷“沒正式文件、口頭說說也算信托嗎?”這類問題影響很深。
案子涉及到中國繼承法、香港信托法,還要處理兩地法律怎么銜接。打官司的時間會拖很長,三五年算快的。目前香港那邊的法院暫時不判了,在等內地法院先確定:娃哈哈的股份到底算境內還是境外資產?
在美國那邊,法院也動手了,凍住了和宗慶后有關的幾家公司財產。但中國和美國之間沒有互相幫忙執行對方判決的正式協議,就算贏了美國官司,錢能不能拿回來也是個問號。
2018年賭王何鴻燊去世,也因遺囑沒寫清鬧出風波。他家最后是怎么解決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妥協,重新定了分法,還用了信托。
何家的經驗說明,早早劃清楚各人資產范圍很重要,另外找獨立的專業人來掌管信托也很關鍵。宗家或許可以參考,坐下來談談,達成一個協議分清楚,也許不用在法院耗那么多年。
2023年有家叫電科院的公司,創始人的兒子把公司公章帶走,死活不還,弄得公司差點癱瘓。這和娃哈哈公章的麻煩很像,都暴露出管章的老法子不安全。
當時就有專家呼吁,該用能聯網定位管控的“智能印章”了。如果娃哈哈早用上這種技術,今天公章被外人控制的事或許就避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