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NBA球員鄧肯-羅賓遜而言,他的職業生涯是一場持續的平衡藝術。他深知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實至名歸,然而,那個高中時期苦苦掙扎、難以獲得穩定上場時間的自己,至今仍不時浮現在他的腦海。正是這種由焦慮驅動的持續內耗,讓2018年選秀落選的羅賓遜得以在NBA征戰八年,并最終實現了兒時的籃球夢想。
羅賓遜與焦慮感可謂“老相識”了。早在2011年高中三年級時,他在州長學院的籃球隊里就面臨上場時間不穩定的困境,從那時起,焦慮便如影隨形。他深諳不確定性,也理解期望值對心理造成的巨大壓力。對羅賓遜而言,即便成就斐然,他內心深處那份揮之不去的焦慮感卻從未真正平息。
然而,羅遜反而更喜歡這種狀態。
“我一直都有這種焦慮,‘我夠格嗎?’”他對記者說,“顯然,我有一些天賦和能力……我總覺得我的超能力恰恰存在于那種‘我還沒真正取得任何成就’的感覺中。”
他相信這是一種健康的摩擦,一種令人欣喜的不適感。它使他遠離自滿,持續追求進步。作為一名落選秀,羅賓遜即將迎來他的第八個NBA賽季。他剛剛簽下了一份為期三年、價值4800萬美元的新合同,加上此前已賺取的7000多萬美元,他的總收入頗為可觀。即便如此,他仍覺得自己只攀登到了那座象征性高山的一半,山頂似乎永遠可望而不可即。他仿佛永遠身處同一個位置——既足夠高,讓他知道自己可以成功;又足夠遠,使他無法產生任何真正的安全感。
羅賓遜對自己的短板了然于心。他知道自己并非身體素質出眾的天才,在一眾運動健將云集的聯盟中,他的身體數據并不突出。他身高2米01,投籃能力聯盟頂尖,但這并不足以讓他安逸度日。羅賓遜喜歡他稱之為“刀刃”般的生活——那種永遠未曾抵達巔峰的感覺。這位31歲的前鋒至今已征戰423場常規賽,三分命中率高達39.7%,并擁有總決賽經驗。
即便如此,羅賓遜仍然與腦海中質疑其場上價值的聲音進行著無休止的斗爭。
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里,羅賓遜都被視為“局外人”,但到了2020-21賽季,他卻首發出戰了職業生涯最高的72場比賽。在此之前的一個賽季,他已穩固了自己在邁阿密熱火輪換陣容中的核心地位。羅賓遜對自己的看法也隨之悄然轉變。
“公眾的看法改變了我對自己的看法,”他說,“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意識到:公眾的看法不應該決定或定義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成為理想中的自己的過程。
人們總會說‘別擔心別人說什么’,或者‘別去管那些’,但這并不容易做到。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看到和聽到周圍的事情。所以,我要克服這種觀念——即我不會被‘下狗’或‘高薪低能’所定義,我是被我每天所做的事情所定義。”
羅賓遜在邁阿密熱火隊的表現,足以打動底特律活塞隊的籃球運營總裁特拉揚-蘭登,后者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成功將其招致麾下,而西蒙尼-豐泰基奧則被送往熱火。
在活塞隊中,羅賓遜是僅次于33歲的托拜亞斯-哈里斯的第二年長球員。對于一支平均年齡為24.6歲,并渴望在季后賽中有所突破的年輕球隊來說,羅賓遜不愿安于現狀、渴望堅持不懈的精神將是極其寶貴的財富。這可能成為羅賓遜和活塞隊雙方互利共贏的合作。對羅賓遜而言,這是一個成長為更具影響力領導角色的機會;對活塞隊來說,這支球隊現在可以從他的豐富經驗中獲益。
羅賓遜帶來了豐富的NBA知識和經驗。他懂得作為板凳球員上場時間寥寥的感受;他知道被叫到名字作為首發球員的喜悅;他也明白在成為首發后又被降回替補席的失落。
“我的職業生涯中,那些從紙面上看是最大成就的時刻,或者你自認為一切盡在掌握的時刻,緊隨其后的都是這些令人沮喪的挫折,”羅賓遜說,“這就是生活的常態。很多人都能體會到這一點。關鍵不在于你從高點跌到低谷,而在于你如何應對,如何找到平衡,從而獲得繼續前進的平靜和動力。”
這種平靜和平衡在底特律將是必需的,因為他是除了哈里斯之外為數不多的老將之一。羅賓遜在密歇根大學的前隊友,30歲的卡里斯-勒韋爾,也將是活塞隊的老將成員。羅賓遜表示,他磨練韌性的方式與他努力成為一名更好的球員如出一轍。
“擁有韌性一直是我渴望成為的那種人的標志,”他說,“我堅信,學會如何應對挫折和挑戰,就像投籃或運球一樣,也是一項技能。這項技能是通過重復磨練和獲得的。唯一能更好地應對它的方法就是親身經歷過。
所以,我職業生涯中覺得自己非常幸運的一點是,從很小的時候……我就被早期地挑戰過(問自己),‘這是你想做的嗎?這是你想成為的嗎?’而我總是回到那個答案,‘是的,我是。我愛籃球勝過一切。它是我所做的事情,不一定是我這個人。但就比賽本身而言,它給予我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分享知識,同時也樂于接受新知,是羅賓遜計劃繼續投身這項運動的方式之一。他是活塞隊中唯一一名經歷過NBA總決賽強度洗禮的球員。
羅賓遜在總決賽征程中積累的經驗,哈里斯的67場季后賽經驗,以及勒韋爾的25場季后賽出場經歷,這些知識的融合對于一支如此年輕的球隊來說,可能至關重要。羅賓遜在簽約后首次與新隊友們一同參加了拉斯維加斯夏季聯賽。他談到了活塞隊的年輕活力正是吸引他加盟的原因,也注意到自己的經歷與新東家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
“當我想到底特律這樣一座城市時,我想到的就是韌性,”羅賓遜說,“我想到的是一座經歷過最高潮和最低谷,卻仍在尋找反彈之道的城市。我認為這體現了居住在那里的人民的精神。這與我整個職業生涯所經歷的一切都非常契合。”
在與德維恩-韋德、吉米-巴特勒、烏杜尼斯-哈斯勒姆和安德烈-伊戈達拉等老將共事之后,羅賓遜現在正步入一個全新的角色。在這個角色中,他很可能像新秀賽季時依賴韋德那樣,被年輕隊友們所依賴。至少對羅賓遜來說,他對這支球隊的熟悉感會有所幫助。
“去年有些瘋狂的比賽,”他笑著說,“但這支球隊最突出的一點是他們的身體素質、他們的韌性以及他們打球的拼勁。而且,他們確實很樂意分享球。這就是你想要加入的體系,也是你想要與之共事的球員類型。”
底特律活塞隊通過投資羅賓遜,肯定了其在球場內外的影響力,這也再次印證了羅賓遜自身的價值。推動羅賓遜發揮全部潛力的內在聲音,或許永遠不會完全沉寂。但如今,羅賓遜能夠與他所加入過的最年輕的球隊分享自己的智慧,這本身就是一種榮幸。
“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他說,“我真的覺得我虧欠了這項運動太多,它給予了我太多。”
來源:NB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