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沒想到,機會來得這樣快,而特朗普顯然低估了這份名單能帶來的連環效應。
作者-楊 編輯-楊
杰弗里·愛潑斯坦,一個逃不過丑聞纏身、最終在牢房“離奇自殺”的金融家,他的丑聞故事里充滿未解的謎團,支持他權力網絡的那些名單尤為敏感,這些名字是誰、代表什么,無論是揭開黑幕,還是滿足民意,這張名單都是個“燒毀政客”的火種。
而特朗普呢?他在競選時高調承諾要解密,卻在上臺后就把這事丟到了九霄云外,轉而,他改口說“這是民主黨的政治騙局,毫無證據可言”,但真能一口咬定這是騙局嗎?愛潑斯坦案“疑點”之多,連普通人都看得出其中暗藏玄機,而總統的搪塞和逃避更是刺痛了許多人的神經。
一些消息靈通的爆料者甚至點名,特朗普這個名字也可能在某個不公開的角落里留下一筆,別的不說,曾經的朋友圈關系愛怎么解釋?不知是敵對還是滑稽,反正民主黨瞄準了這塊“軟肋”。
從質疑公開數據再到借助社交媒體大力渲染,他們手段多樣,但手法精準,圍繞“正義、清潔、自省”的輿論攻勢分外有效,民眾開始憤怒了,而這怒火終于燒到了特朗普的根基。
那些當年帶著紅帽子口號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支持者,如今竟點燃自己的標志物抗議,燒得一干二凈,高低態度從忠誠轉向冷漠,所有人都嗅到了什么苗頭,然而就在一片混亂中,有人帶著另一種節奏闖了進來,馬斯克。
這位天使與狂人混雜一體的商業巨頭靠著一場意外得到了表演的舞臺,先不談他是為了什么真心實意介入,但他真的做了一件沒人預料到的事:喊話要推動愛潑斯坦故事的徹底公開,他的理由看似簡單“揭露,讓事實還原”,可真正的殺手锏在于他宣布成立第三黨派。
馬斯克建立第三黨的動作是一把利刃,橫貫了美國現有的所謂兩極分化,共和黨和民主黨,日常沖突很常見,但馬斯克提出了一個每個人心里都翻騰的問題,如果兩個傳統黨派都在逃避真相,那是不是該輪到新人說點實話?
他的高密度發聲不僅加劇了特朗普被傳喚可能性,同時也牽制住了民主黨,這說明,在理論上的敵我劃分之外,局面還迎來了新定義的玩局者,而這不是象征意義上的撼動,馬斯克沒在嘴皮子上停留,他的錢、人脈資源和決斷式的處理問題方法,全都予以彰顯。
他明確表示,新黨目標之一就是推動愛潑斯坦名單完整公開,特朗普當然不是會甘心視而不見的人,不管輿論如何,他瞬間轉守為攻,他在白宮內部下達的指令是明確的:切斷一切與馬斯克相關的高科技合作協議。
尤其是馬斯克掌舵的SpaceX,這個美軍航天技術領域的頂梁柱,幾乎是被直接扔進了黑名單,然而,事情哪能這么容易?政府對于SpaceX的依賴尤其深,而在這場斗爭里想要全面清算馬斯克,代價險些大到不可承受。
更致命的是,這種方式并不能幫特朗普解決根本問題,相反,反噬出現得更快,他猜不到的,是身邊的老部下也就這事翻出了舊賬,五角大樓有人被撤職,但這這一鏈條中隱藏的分裂影響,愈發不可收拾,舉個更顯眼的例子,共和黨成員的態度逐漸冷卻了。
眾議院議長喬·約翰遜的公開質疑,無疑是在特朗普面前直接泄氣,對,他甚至質問:“為什么名單不能攤開來?”人群嘩然一片,共和黨內部「對事無解」和「不為所動」的分歧開始靜悄悄地展現,裝作無事發生,或許是為了保護既有特權。
順勢站出來暗槍也是“前程需要”,真心維護的那些人更少,這種明顯不統一且不利的基調,立馬成了民主黨借勢打開新漏洞的工具,除了民主黨人步步緊逼之外,“民主黨 x 馬斯克”聯合似乎也成了特朗普無法繞開的深臥伏線。
更滑稽,整個被審查的企業居然在一次又一次測試中呈現更難被剝離的科技依賴,這讓特朗普被迫強調獨裁姿態,暴露無法穩固防線、越圍越挫的現狀,白宮想清洗,但無損模式奔潰,而所有這一切擰在一起形成的總體困局,或許關鍵點落到了政治利益的核心維系上。
如果特朗普無法處理好他的對內分裂狀態及外界重壓危機,他可能不僅無法交代愛潑斯坦案件,更會成為下一個被釘死在歷史負面階段的“尼克松”。
民主黨想要整體利用危機深化新鋪展版圖會更加猛烈,媒體大軍也因這種戲劇工具推文再發酵數層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