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刷到一條視頻。開頭是奧巴馬激情演講:“沒有人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緊接著,拜登以及民主黨多位前高官輪番上陣,都在重復同一句話:“沒有人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
鏡頭隨后切換,只見特朗普與奧巴馬在白宮交談。接下來便是AI生成的片段:奧巴馬被戴上手銬,直接扔進了監獄。
這顯然是人工合成的視頻,但在特朗普轉發后,立刻引發了廣泛討論與傳播。為何如此?
圖為特朗普
因為在7月20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在特朗普剛贏得總統競選而奧巴馬尚未卸任之際,有人編造了“特朗普通俄”的信息。
這邊情報一出,那邊假視頻跟進,直接把奧巴馬推上風口浪尖。
此刻,美國各界如何反應?奧巴馬會不會被特朗普送進監獄?特朗普演這一出意欲何為?且看美國各界的反應。
左派右派、民主黨與共和黨,冰火兩重天。
共和黨這邊,一些極右翼評論員山呼海嘯:“早就該這么干!奧巴馬造假,把他送進監獄,理所應當!”
《華盛頓郵報》則直言,這是特朗普對前任展開的冷戰。
《紐約時報》援引民主黨參議員的話,認為加巴德利用其情報總監身份,罔顧事實,對奧巴馬進行政治迫害。
左右陣營針鋒相對,各持己見。
特朗普為何如此?他焦頭爛額,需做點事情。
為何焦頭爛額?皆因“愛潑斯坦案”把他推上風口浪尖。
全美,尤其是特朗普的支持者,紛紛要求他公布事實,不得隱瞞。
為此,他還起訴《華爾街日報》集團,要求索賠100億。若真能成功,就要發財了。特朗普自身身家都不及此數。
面對巨大輿論壓力,最佳策略便是轉移視線:你們不是圍攻我嗎?那我就拎出一位級別極高的人物。
對面拜登垂垂老矣,哈里斯人望不足,不妨再把希拉里拉出來,再把奧巴馬也拉出來。奧巴馬曾任前總統,比希拉里官階更高,找他正合適,正好轉移視線。
這才有了“奧巴馬偽造情報污蔑特朗普”的說法,再配上那段人工生成的假視頻,要把奧巴馬扔進監獄。
一方面,可測試民眾反應;另一方面,把自身壓力轉移出去,這就是公關界屢試不爽的老招。
有丑聞怎么辦?別忙著辯解,干脆找個更大的丑聞把它壓下去。
出了事怎么辦?找個分量更足的背鍋俠,讓他替你扛。這是一套傳統而常見的公關技巧。
特朗普把奧巴馬推出來,原因不止一條,有很多原因。
剛才說過,奧巴馬影響力大畢竟是前總統。此外還有幾個原因:
第一,奧巴馬公開反對特朗普,而特朗普睚眥必報,你罵我,我就回擊,誰也不怕誰。
第二,特朗普內心深處對奧巴馬極度厭煩,這種煩是基于他的種族意識。
特朗普表面上驅趕非法移民,骨子里是白人至上主義。
奧巴馬雖是黑白混血,可在美國的觀念里,只要混了血,就不再算白人;白人與其他人種混血,就被視為“非白人”。這是他們的種族邏輯。
因此,特朗普從骨子里瞧不起奧巴馬,也討厭奧巴馬。
此刻把他拉出來,正好擊中擁躉的下懷。于是美國一些右翼評論員、共和黨支持者毫不手軟,直言“就該這么干”。
那么,最后的問題來了:特朗普能不能把奧巴馬送進監獄?
《華盛頓郵報》說得很準,特朗普對前任展開的是“新冷戰”。冷戰就不是熱戰,轉個假視頻,讓大家樂一樂也就過去了。
至于“編造情報”之類指控,根本不足以證明奧巴馬親自策劃陷害特朗普。
情報各方定義不同:我找人寫份報告,你也能把它當情報;報告是別人寫的,關奧巴馬什么事?
美國政客行事,歷來先把法律風險算得清清楚楚;行政操作彈性極大,可松可緊。真要打官司,也揪不出奧巴馬親手簽字制造假情報、非把特朗普送進監獄的鐵證。
所以,這事不可能出現實錘讓奧巴馬蹲監獄。
但特朗普這番話成功轉移視線、打壓對手,讓自己從灰頭土臉的輿論壓力里稍微緩一緩,這也就達到目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