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真智
教育與監管結合、提醒與自覺互補,才能讓出行多一份安全保障,讓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平安快樂
最近,網上的一段視頻看得人心驚肉跳:5名未滿16周歲的少年擠坐在一輛電動自行車上。他們沒有佩戴安全頭盔,在馬路上飛馳。交警發現后對其批評教育,反復告知他們電動車騎行規則,增強安全出行意識。
暑假來臨,未成年人出行頻率大大增加。可一些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走路時看手機、在馬路上打鬧、年齡不夠就騎行上路、用電動車超載帶人……這些行為埋藏風險隱患、違反交通規則,不僅威脅自身生命安全,還擾亂公共交通秩序,影響他人出行。增強未成年人安全意識,幫助他們明確出行規范,刻不容緩。
家長和學校別缺位。家長作為監護人,是孩子的榜樣,得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妨在生活場景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知悉交規,陪伴他們安全出行。建議學校將交通安全教育融入課堂,結合實際場景模擬演練,對年齡較小的未成年人,可以教授口訣,如“一停二看三通過”、左看—右看—再左看。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只是念念課文、寫寫征文、參觀一下展示廳還不夠,目的是讓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危險。通過持續性、沉浸式教育,幫未成年人養成正確的出行習慣。
交通部門多在完善監管上想想招。針對暑假未成年人集中出行的特點,可以制定預案,利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科技手段加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對未成年人出行違規行為別輕易放過,“年齡小”不是借口。除了批評教育之外,根據違規和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懲戒,讓孩子們知利害、懂敬畏。
未成年人自己也該自覺自律,堅守規則底線。每個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特別是在與同學朋友結伴出游時,勇于對危險行為說“不”并非“沒膽子”,更不是“不合群”,相反,遵規守法才是對自己和同伴最大的負責。
放暑假了,安全意識別“放假”。只有全社會切實行動起來,教育與監管結合、提醒與自覺互補,才能讓出行多一份安全保障,讓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平安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