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結束了,相信很多球迷依舊處于懵圈的狀態之中,不理解的是:怎么就輸給熱身賽被碾壓的日本女籃呢?
許多專業人士與教練都給出了自己的解讀,從陣容陣型到戰術打法,從現代籃球到青少年培養,從宮魯鳴與李夢的是是非非到各種奇聞八卦,幾乎是包羅萬象,讓我們普通球迷目不暇接,就沒有一個解讀是我們普通球迷能聽懂的解釋,個人拋磚引玉,說說自己的看法:
選擇宮魯鳴當主教練,肯定是要解決新老交替的問題,但是亞洲杯又絕對不能放棄,今年Wcba總決賽的兩支隊伍,由于國手眾多,也就組成了國家隊的基本盤。
不考慮其它目的,理想中的首發陣容應該是:王思雨、楊力維、李夢、黃思靜與韓旭。
第二陣容是李緣、楊舒予、羅欣棫、張茹、張子宇。
潘臻琪與賈賽琪、翟若云的最終入選,更多源于她們的防守屬性,以及李夢的落選。
由于李月汝不能回歸,韓旭與張子宇成為這支球隊兩套陣容的陣眼。
由于有新老交替的硬性目標,昆明集訓結束以及前兩場熱身賽后,宮魯鳴發現李緣與韓旭從青年隊就有的默契依然存在,況且年齡也完全適合下屆奧運會,被提上首發就成為必然,只是半決賽打日本前3分鐘被田中心完爆,才有了楊力維的替代。
王思雨被楊舒予代替,也是源于熱身賽以及平時生活中,她與張子宇更有默契。
黃思靜進入替補,除了張茹體力好更能防以外,是源于熱身賽給張子宇傳了幾個好球,宮魯鳴就此雪藏了她,是當秘密武器來使用的,這也是宮魯鳴教練新聞發布會怒懟蓋恩斯的底氣來源。
李夢就不用解釋了,最終被羅欣棫取代!
3.臨場應變。
至今宮魯鳴沒能解釋清楚的是,與日本女籃的半決賽,當李緣僅打3分鐘,楊力維替補本沒有問題,可是問題出在此后楊力維、楊舒予與王思雨登場時間的分配上。
換句話說,當楊力維與楊舒予的體力遇到瓶頸,王思雨不僅沒有匹配張子宇19分鐘的登場時間(除了張子宇外,僅有的正負值為正數的球員),僅獲得不到13分鐘登場機會,三后衛輪換下,楊力維本場獲得28分鐘, 楊舒予獲得36分鐘,在沒有傷病情況下,這是極其不正常的安排!
4.雙塔與輪換。
宮魯鳴試驗雙塔的目的是為了將來,但是包括熱身賽在內,沒有一次成功,本來按照第二節最后的節奏開打,比賽也就拿下了,但是宮魯鳴終究輕敵了,還選擇試驗陣容,當再次落后,心態又發生了變化,丟掉比賽也成為必然!
本場比賽最終成為體力的比拼,宮魯鳴第一次放棄了12人輪換,僅僅這一次就付出了慘痛代價,能跑與跟著別人跑有著本質的不同,進入了對方節奏!
個人一直認為,從實力上來說,這屆日本女籃是不如我們的,輕敵與排兵布陣的混亂是輸球的主因,朋友們,您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