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橋街道康運社區莫書記的手機響起一串陌生號碼。帶著些許疑惑接起電話,聽筒里傳來的卻是一位熟悉老人激動的聲音——社區重度視力殘疾的楊爺爺,特意打來了感謝電話。
“莫書記啊,謝謝你們!這助餐服務送到家,真是暖胃又暖心啊!”楊爺爺聲音微微發顫。對他而言,每日的吃飯曾是生活中最艱難的“最后一米”。自從去年9月康運社區創新成立幸福“食”光公益助餐隊,將“食堂+”的貼心服務精準送到像楊爺爺這樣獨居、高齡、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困擾他多年的“吃飯難”迎刃而解。這通電話,不僅是一份樸素的謝意,更是一座社區與居民之間真情澆灌的連心橋。
幸福“食”光 讓關愛零距離
楊爺爺的這通電話,映射出社區助老服務的溫暖底色。康運社區深諳“民以食為天”,尤其對于特殊困難群體。幸福“食”光公益助餐隊的建立,正是社區創新探索“食堂+”服務功能的生動實踐。它聚焦高齡、獨居、孤寡、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的急迫需求,以專業與溫情為基石,力求真正打通助老助餐的“最后一米”,讓每一位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觸摸到便利與關懷。
多元助老 繪就銀齡幸福圖景
而社區的關懷,遠不止于一頓熱乎飯。康運社區始終秉持“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學”理念,多維度構建養老服務網絡,繪就長者的幸福圖景。
互助暖流,小老助老老
社區精心組建了一支15人的助老志愿者隊伍,積極倡導“小老”幫扶“老老”,將日常探訪、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送進特殊困難老人的家門,讓關懷如涓涓細流,浸潤心田。
重陽盛宴 樂享銀齡歡聚
自2023年起,社區每年重陽節都策劃主題活動,化身歡樂的海洋。邀請長者們參與趣味游戲、觀看精彩文藝匯演、共享溫馨集體慶生,讓節日的喜悅與社區的關愛交織,映照出張張笑逐顏開的臉龐。
學堂溢彩 點燃銀齡活力
社區老年學堂蓬勃發展,成為長者們的“精神加油站”。2025年春季班開設了太極、葫蘆絲、越劇、舞蹈、合唱、書法等十余門精彩課程,極大豐富了長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讓銀齡風采在學習和互動中盡情綻放。
莫書記在感動之余,話語堅定:“楊爺爺的信任與肯定,是我們肩上最重的責任。我們將繼續聚焦‘最后一米’,讓幸福‘食’光持續溫暖更多特殊困難老人,同時不斷織密社區養老服務網,讓康運每一位長者都能在關懷中安享歲月靜好。”
這份來自視障長者的特殊來電,是一面映照社區服務初心的明鏡。康運社區以助餐為支點,撬動的是對老年群體全方位的敬重與守護。當每一份熱飯傳遞著用心,每一次探訪承載著關切,每一場活動洋溢著歡樂,社區便真正成了長者們安享晚晴、樂在其中的港灣——這港灣的名字,叫家。
來源:康橋街道康運社區
文字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楊歡
一審:繆軍;二審:官卿梓;三審:李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