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綿陽7月22日電 (楊勇)7月22日,“2025綿陽公安常態化反拐團圓行動”第26場認親儀式在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舉行,失蹤27年的兒子王兵跨越千山萬水,終于與親生父母實現團圓,在淚水與擁抱中實現骨肉重逢。
“兒啊,我的兒,終于回來了。”認親現場,來自云南昭通的胡國英用顫抖的雙手撫摸兒子的臉頰,淚水浸濕了衣襟。兒子也緊緊抱住情緒激動的父母,用哽咽的語氣安撫道:“爸媽,我回來了,這些年你們辛苦了,我現在過得很好,你們別傷心。”
時間回到1998年,胡國英與丈夫解天能帶著二兒子在云南昆明打工。當時二兒子才1個月大,胡國英與丈夫解天能出門干活時,看孩子睡得正香,擔心孩子受涼,就把孩子獨自留在出租屋里。等胡國英夫婦干完活回來,發現床上已經是空空如也,孩子不見了。“我們挨家挨戶地敲門詢問,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但是都說沒有看見陌生人,更沒有聽見孩子的哭聲。”胡國英夫婦說,一找就是27年,可孩子始終杳無音信。
直到2024年,胡國英夫婦得知可以通過網絡和DNA尋親,便求助于四川公安省級團圓工作室(綿陽胡祥雨工作室),警方迅速采集胡國英夫婦生物樣本錄入全國打拐系統。2025年5月,在四川省公安廳組織的打拐積案會戰中,警方通過DNA技術比對發現,河南鄭州籍男子王兵與胡國英夫婦存在高度親緣關系。
“養父母給了我完整的愛,但血緣的牽掛始終在心里。”王兵說,得知身世真相后,在養父母與家人的理解支持下,決定赴綿陽與親生父母相見。當一家三口見面時,跨越27年的思念與等待,瞬間化作滾燙的淚水與緊緊的擁抱。
據了解,作為四川公安省級團圓工作室的綿陽胡祥雨工作室,2025年1月至6月,已接受群眾求助5500余人次,采集生物樣本900余份,找回89名失蹤被拐兒童,舉辦認親活動26場。
“每一場團圓,都是對‘萬家燈火’的守護。”綿陽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警方將持續深化常態化反拐工作,用科技手段破解積案,用耐心細致回應民需,讓更多離散家庭實現“團圓夢”。(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