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新建湛江至海口高速鐵路(含跨海輪渡工程)全線生物多樣性影響、生態敏感區、涉海工程環境影響技術支撐服務工作招標公告發布。湛海高鐵全線環評報告正在加緊編制中,有望在年內取得新的進展。
2023年8月底,新建湛江至海口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眾參與首次信息公示發布,項目建設單位為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單位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根據招標項目概況:
該項目由陸上和輪渡兩大部分組成,陸上部分自湛江北站引出,向南經湛江市霞山區、麻章區、遂溪縣、雷州市、徐聞縣,在徐聞南站以輪渡方式過瓊州海峽后至海口北站,接入既有海口站,總長約132.2公里。
新建聯絡線長度約10.2km、新建徐聞動走線長度約2.6km;新建車站5個(預留1個,輪渡站2個);新建線路所1處。
在徐聞南站和海口北站設輪渡相關工程;配套新建徐聞存車場、海底光纜、湛江西站相關聯絡線、改擴建海口動車所和三亞動車所等工程,新設海南島內海關查驗設施設備。輪渡采用人過海方案。(最終的工程內容以下階段有關部門的可研批復內容為準)。
本次招標范圍及內容:(1)涉海工程環境影響技術支撐咨詢服務包含配合甲方完成獲得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關于新建湛江至海口高速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要求的涉海部分工作。
(2)生物多樣性影響工作范圍包含陸域工程與涉海工程。
根據主管部門回函要求與生態敏感區相關管理規定,乙方需技術支撐甲方完成生物多樣性影響分析、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湛江紅樹林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區外的紅樹林濕地(含散生紅樹)、龍泉縣級森林公園、湛江徐聞海濱縣級森林公園、湛江徐聞三墩縣級森林公園、榮山河濕地保護小區、金沙灣海岸濕地保護小區與三亞河國家濕地公園等報告中的現狀調查與影響分析等內容,協助甲方完成文件上報、評審與批復等后續流程。
新建湛江至海口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通道之一的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南島對外高速客運的重要通道,對海南加快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以及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具有重要意義。
粵海鐵路北港及南港輪渡碼頭
根據可研方案,項目陸上正線擬按350公里/小時標準建設,估算總投資402.1億元。其中陸上鐵路及相關車站改造工程投資、動車組設施253.7億元,港口碼頭工程投資41.4億元,動車及船舶購置費107億元。全線施工總工期為4年。
由于湛海高鐵過海輪渡選址方案在徐聞港港口規劃中為多用途泊位,規劃以貨運為主,與高鐵以客運為主不相符,需要調整港口規劃局部功能才可建設。目前,徐聞港區規劃修訂和批復工作正在加緊進行。
改造后,徐聞火車輪渡北港作業區將保留普速火車輪渡的功能,并增加銜接高速鐵路的客貨滾裝功能,擬在港池北側新增6個高鐵滾裝船泊位。
來源:北海城事 悅北海綜合編輯
聲明:文章及圖片僅做分享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請聯系我們處理。
悅北海 北海人都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