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提前識字嗎?這個問題或許困擾著很多的家長,而且現在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長覺得,順應雙減政策,童年就是玩啊!
也有家長認為,早點干識字可以為進入小學做準備。提前走一步,比落后好啊!
我家倆孩子都上小學了,談下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以及我是怎么給孩子做幼小銜的?
幼兒園要不要識字?
閨蜜的女兒珊珊,小時候閨蜜為了讓她過的輕松一點,在上幼兒園前沒有讓她盡早識字。
等到女兒上小學后,上課老師講課,聽不太懂,還總是來回走動,老師發愁找到了閨蜜,問她為啥沒給女兒做過幼小銜接?
看過杭州一所學校的要求,孩子進入小學之前,至少識字量要達到700-800字,最好有1000字以上。
剛好樓上的鄰居在附近的重點小學當班主任,詢問他以后我才知道,上小學執勤有一定識字量的孩子,以后不僅學習輕松,整個人也會更樂觀。
說真的,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上小學之前的識字量,是沒有什么具體要求的。主要看孩子的情況。畢竟,上小學后,還是要重新學。
但這位鄰居的話,顛覆了我的看法。
識字量少會有三個困難
這位在重點小學當班主任的鄰居老師坦言,如果孩子識字量少,進入小學就會有三個困難,躲都躲不過去的!
第一個困難,沒辦法獨立完成作業
就拿閨蜜的娃娃珊珊來說,每次放學回家做作業,離開了父母就沒辦法做了。每次都需要父母在旁邊給她讀題目,幫助她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不然珊珊就不知道怎么寫。
雖然家庭作業,父母可以幫忙讀題,但考試呢?而且,長時間這樣做,孩子會有依賴心理,遇到不會的就想找爸媽幫忙,自己根本不想主動學習。
第二個困難,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幼兒園就認識一些漢字的孩子,可以憑借著自己的能力,把一篇剛學的課文讀出來;如果識字量達不到,即便是一篇很簡單的課文,也會讀得磕磕巴巴。
老師課堂上講一點知識,他們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完。要是老師突然加快進度,孩子跟不上節奏,學習興趣馬上就降下來了,更別提預習復習的好習慣了。
第三個困難,心理有很大的傷害
學校其實是一個小集體,在這里除了學習之外,還是小孩子們交朋友的地方。那些學習好的成績好的學生,自然就會受到老師的關注,同學們也愿意跟他們一塊玩。
這樣的學生就會有很多的機會跟老師接觸,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塊玩,也會變得自信成熟一些。
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一般都不會受到老師的重視,甚至是輕視他們。小朋友也不愿意跟他玩,心思比較敏感的學生,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小笨蛋,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二寶說,班上有學習不好的孩子,其他同學都不愛跟他們一起玩,還會嘲笑他,什么都不會。
時間久了,他們就會產生厭學心理也會對父母產生抵觸。親子之間的關系變得惡化,對于他們將來的成長傷害是非常大的。
借助認字工具書,早些識字
盡早地讓孩子識字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但有些家長會用錯了方法,耳提命面讓孩子認字,這樣是不對的。
如何教孩子識字呢?一定是有趣、好玩的方式,而不是摁著孩子認識漢字,學會如何讀,如何寫。
有些孩子3歲多了,認識了600多個漢字,還有的5歲多,就認識了1500多個漢字。這樣的父母,都是怎么教孩子的?
其實,他們就是用了一本《學前識字16003d立體翻翻書》,讓孩子翻一翻,看一看,漢字就馬上鉆到孩子的腦袋里了。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于,可以按一下發聲,讓孩子跟著書本上的內容看下去。交互式學習,會讓孩子更有興趣,也愿意繼續學。
一本書中的高頻字詞有1600多個,還有超大全景圖11幅,卡通圖400多張,都是孩子喜歡的。
這本書直接放在孩子身邊,根本不用管,他就能自覺的看下去,而且會主動翻看。即使娃不愛看,家長稍微引導,他也能很快就愛上。
還有一本《愛上漢字》,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幫助系統了解漢字,并且知道漢字背后的故事。
這本書我和二寶、大寶都一起看過,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漢字是如何演變來的。這就是深層的學習了,小朋友超級喜歡探索。
對孩子來說,有興趣主動學習,和平時只是少量看漢字,還是有差別的。書中有兒歌、音頻可以學習,孩子喜歡,大人省心。
這些漢字背后的故事,有歷史、科學、文化、地理,孩子看完以后,逐漸搭建起自己的漢字知識體系,以后學漢字更輕松了。
這套書一共有8本,涵蓋168個漢字,都是小學的識字重點。家長帶孩子看一看,了解深刻,以后識字不費勁。
枕邊育兒寄語:
3-6歲的寶寶正是學習語言詞匯的階段,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個階段,做好識字啟蒙。別等孩子上小學了才后悔,忘了早點教孩子識字!那時候就已經晚了!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