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輔助生殖手術失敗九次,她想要一個孩子

女子輔助生殖手術失敗九次未要到孩子

0
分享至

如果有一個孩子,她會教他說話,認字唱歌,認識這個世界。李云想象過無數次,也期待過無數次。

2022年被確診為不孕不育后,她在醫院治療了兩年,做了十多次手術,都與輔助生殖有關。包括兩次人工授精和七次胚胎移植手術。但她并沒有等來自己想要的結果。

只有第五次移植,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胚胎在她子宮扎根,但最終沒有發育起來。她沒有來得及感受胎心的跳動,卻依然感覺到生命在她體內消逝。同樣的喪失,她經歷了九次。

李云今年33歲,生活在河南南陽農村,婚后十年里,她和丈夫秦立試過很多方法,但始終沒有孩子。輔助生殖技術一度讓她看到希望,治療的兩年里,離開土地的日子,她多數時間在醫院度過,花掉積蓄,但多次失敗后,她像泄了氣的皮球。情緒來回拉扯,有時萬念俱灰,有時又想繼續掙扎。

她仍然沒有放棄成為母親的念想。除了對生命的渴望,還有她認為的,作為一名女性,生育的權利和尊嚴。

希望一次次落空

為了成為母親,她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2022年,被確診“不排卵性不孕癥”后,李云在當年做了兩次人工授精,均以失敗告終。

之后,她踏上試管移植之路,在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取卵,然后移植胚胎。

她需要讓身體做精密的準備。取卵之前,為促進卵泡的最終成熟,月經第三天開始,李云要連續打十天左右的針劑,最多時一天打四針,一支肝素、兩支黃體酮、一支粒細胞刺激因子。



移植前,李云要經歷一系列的注射和吃藥。本文圖片均為 受訪者供圖

家離市里醫院遠,只能把針劑拿回家。護士教過,但秦立總是手抖。第一次幫妻子打針,他反復提醒自己要冷靜、小心,要一次成功,不要讓妻子太痛,但他不敢用力推,針頭緩慢刺進,藥劑推不出來,只能拔出來重新扎。李云看著他著急的樣子,又痛又好笑。

于是,秦立每天拿著注射器,在冬瓜、土豆或者南瓜上一遍遍扎針練習。

促排這幾天,李云每隔兩天要到醫院檢查、抽血。2022年12月,她第一次住院。打了夜針后,她不能再劇烈活動,因為肚子里有卵泡。躺在病床上無聊,她除了玩手機,就是和病房的人聊天。

病房就三個姑娘,年齡差不多。李云要一胎。隔壁二床的姑娘要二胎。三床的姑娘要三胎。她們都想著一件事,早點取卵,在實驗室和男人的精子配成胚胎。

真正緊張的時刻從取卵那天早上開始。她換好手術服,在等待室,聽到手術室里的姑娘傳出痛苦的叫聲。

2023年1月第一次取卵,天還很冷。李云開始有點出汗。在手術室門口,門推開的瞬間,她更加清晰地聽到里面“撕心裂肺的慘叫”,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是想到自己是全麻,于是假裝淡定,走上手術臺。醫生給她沖洗陰道,麻醉,她失去意識。30厘米長的取卵針通過陰道,進到卵巢。蘇醒后,她已經躺在觀察室。

她略微感覺疼痛。

李云取過兩次卵,第二次是在同年4月,她在本子上記錄著每一顆卵泡的大小。第一次取了八顆,第二次卵泡全長起來了,取了十九顆。第二次取卵之后,腹部像喝了一桶水一樣脹。她又住院五天,輸消炎水,擔心取卵之后的后遺癥。

取卵三天后,才知道配成胚胎的情況以及是否可以移植。等待的過程中,她會逐漸焦慮起來。

移植手術也有相應的要求。來月經的第三天開始,她要去醫院檢查,服用七天的藥物,然后返院檢查,服用六天的藥物,再檢查,醫生定移植日期,再服用四天或者五天的藥物,才把胚胎移植到子宮。

在等待室,等待移植的女人們討論起來,李云看到她們臉上期待的神情。一想到馬上有新生命到自己肚子里,她無比興奮,忘掉了所有的恐懼與緊張。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生殖科里的患者。

一根管子進入子宮,幾分鐘后,移植完成了,并不痛苦。最煎熬的是手術之后的十四天。

十四天之后返院抽血,根據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指標判斷,數值很低,表明沒懷孕。接著停掉促進胚胎發育的藥,再等下次月經來。移植失敗的胚胎在體內分解。

通常過了五六天,大家就開始用試紙測試。李云也忍不住,測不到懷孕的跡象,她比前一天更焦慮低落。

每次到了第十四天,她和秦立就像開獎一樣,等待命運的宣判。

配成的11個胚胎,她當成11個孩子,分七次移植。醫生告訴她,每一個都有50%的成功率。

稍微接近成功的時刻出現在第四次移植后,第十二天,李云提前到鎮衛生院抽血,HCG的數值顯示她懷孕了。然而到了第十四天去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指標卻下降了。醫生告訴她,胚胎沒長起來,這在醫學上稱為“生化妊娠”,意思是胚胎剛扎根,但最終沒有繼續發育。

其他幾次,“種子一點沒發芽”。她和丈夫習慣用土地比喻自己的身體,用農作物來比喻胚胎。她說,她擅長種地,但對生育這件事,卻無能為力。

更大的希望出現在第五次。胚胎已經著床,HCG的數值很好。但到第二十八天定期檢查,卻發現沒有了胎心。

不得不流產。這次,李云記得特別清楚,時間是2023年7月11日。醫生給她開了藥。回家后,她不舍得吃,好不容易看到懷孕的希望,會不會醫院判斷錯誤?過幾天,胚胎會不會再發育?

那時秦立沒在家,過了幾天,婆婆陪她去鎮衛生院檢查,還是沒有胎心。

吃藥過了十幾分鐘,她的手失去知覺,掌心發麻。接著,肚子疼痛。她雙手捂著肚子,跪在床上。

疼痛持續二十分鐘左右,陰道開始流血。她緩慢挪動到廁所,血一直流。她慌了神,出了很多汗,順著臉頰流下來,浸濕了衣服。她把自己反鎖在房間,哭了好幾天。

她到縣醫院做B超,顯示有殘留,又做了清宮手術。身體暫且休息了一年。2024年的7月,她再次鼓起勇氣,去鄭州的河南省人民醫院檢查,發現有宮腔息肉,于是做了一次宮腔鏡手術。

兩個月后,月經來了,她又回到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始新一輪的胚胎移植流程。第六次移植手術。

十四天之后,沒有懷孕的跡象。沒過幾天,月經又來了。趕往南陽,開始下一個周期。第七次移植手術。

她感覺自己像流水線上的某個產品,走完了一套既定的流程。血抽到胳膊青了紫了,傷口還沒長好,又繼續抽取。

李云在筆記本上記錄著每次打針、用藥、抽血、取卵、移植的時間和次數。兩年多的時間里,她共做了十四次手術。



李云記錄的治療過程。

被試管改變的生活

秦立時常忍不住想象,如果有一個孩子,“那就是天倫之夢”。

看鄰居、親戚把孩子抱著、背著滿處跑,他希望有個小孩,聽孩子喊爸爸的聲音。有時候聊天,他對妻子說,以后你輔導孩子功課,我負責賺錢。

婚后第二年,他們計劃要孩子。但婚后三年,肚子始終沒有動靜。李云也吃過中藥,沒有結果,于是想到輔助生殖。

他們存了幾萬塊錢后,就決定去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這是離家最近的一所三甲醫院,距離一百多公里。

兩年里,李云往返醫院五十多次。早上5點起床,坐6點的大巴準時出發,8點多到醫院。為了省錢,她每次乘坐35元一趟的車,從縣里到市里單程兩小時左右。

有時看完病,能趕上下午四點多的那趟火車,她會更開心,因為車費只要15塊。

如果是做移植手術,她會帶上一根棒糖糖。當地有說法是,小孩子喜歡吃糖,希望借此把孩子留住。

自卑感潛伏在她心里。她說,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是,女人結了婚就要生兒育女。尤其在小地方,親戚、朋友、鄰居,可能出于關心,也出于嘲笑,問她,你結婚這么久,咋不生個小孩?“這種時候,總不能跟人家說,我生不了吧。”

她始終有一種感覺,對男人來說,生孩子是最重要的,女性承擔生兒育女的任務,丈夫作為家族里的長子長孫,身負傳宗接代的重任。

秦立會跟父母解釋,不孕不像感冒,吃藥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公婆也理解,沒有催促過李云。

當她就是生不了孩子時,也感覺命運似乎有點不公。對于別人看似容易的一件事,到她這里,卻變得異常艱辛。她身邊30多歲的朋友,都是已婚已育。

一晃幾年過去。鄉村是熟人社會,一個人知道,全村人都知道。有人出于好意,給她介紹醫生。她有一個閨蜜,生了兩個姑娘,一個兒子。每次生完,就把衣服給她。

在當地,這寄寓著早日懷孕的祝福。但這些好意,無形中成為包圍她的壓力。

治療過程中,李云前后打了100多次針劑。打完促排卵針,她看起來變胖了。村民問她,她說是在家休息,吃得多,身體變好了。她沒有說,這是激素帶來的副作用。

心情格外不好時,晚飯后,她就出去跑步,或者快走。手機里的數據記載著,她一年走了700多公里,相當于消耗1822個雞蛋。她在村子里面來回繞圈,累了就回家喝點粥,倒床就睡。

有時,她能從村里走到縣城,這是她發泄的一種方式。她是村里不多見的年輕人,大家都出去打工了。

做試管加重了她和丈夫的經濟負擔。2024年7月做宮腔鏡手術,當醫生問她是否要全麻時,她心想,2022年割過一次(息肉),這次不會這么倒霉吧?她決定省下全麻的1500元。

沒想到,隨著冰冷的手術器械進到子宮后,她被告知,里面有息肉,還有一點粘連。醫生讓她考慮是否次日全麻后取掉息肉。她想到,一次性的手術器械已經交過一兩千,拖到第二天,又要重新交費。

她咬咬牙,想忍一下算了。在沒有全麻的情況下,醫生為她割了息肉。她至今記得那種讓她喘不過氣的疼痛。

這兩年,李云馬不停蹄地跑來跑去,身體從未得到休息。一個原因是,胚胎凍在醫院,需要錢。除去一年1000多元的保存費,還有冷凍費,一管2000多元。

風里來雨里去,她習慣了。頻繁往來于醫院,她沒法做其他工作,無法不停地請假。農忙時節,她就在家種地。干完自己的活兒,她再去別人地里幫忙。秋天摘獼猴桃,或幫其他人采摘、拔草。一天能掙70元錢,最少要干8個小時。

6月,她忙著種花生。加上親戚家的地,種了十畝,100多斤種子。持續幾天,她把一粒粒花生丟進坑里,用土埋起來,等待發芽。



李云在地里種花生。

反復移植失敗的原因

多次試管移植未果后,這對年輕夫妻開始回想失敗的原因。

李云的情況通常被稱為“反復種植失敗”。根據《中華醫學雜志》2023年1月發表、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專家組撰寫的《反復種植失敗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反復種植失敗(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精確定義尚未達成共識,建議定義為,40歲以下成年女性,在3個新鮮或冷凍周期內移植至少3枚優質胚胎后,仍未能實現臨床妊娠。

2024年7月,李云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做的那次宮腔鏡檢查,醫院對息肉進行了化驗,屬于良性的增殖。李云和秦立表示,在此之前,反復種植失敗后,南陽醫院并沒有對宮腔環境全面檢查,排除移植失敗可能的原因。

李云做試管的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她和秦立在了解后選擇的。根據醫院官網介紹,2001年南陽市首例試管嬰兒在該院誕生。目前試管嬰兒成功率達60%以上,人工授精成功率達10%-15%,年門診量達70000人次。

今年4月11日,李云向當地衛健委提出:試管手術反復失敗,多次請求醫院希望找到原因。

6月4日,她收到了當地衛健委的書面回復:根據現代醫學證實,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成功率受多重因素影響,其成功率并非100%。病因復雜,包括母體因素、男性因素和胚胎因素等。《反復移植失敗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明確指出,目前對反復種植失敗尚缺乏成熟、統一的認知,一方面是由于許多反復種植失敗患者難以找到確切病因,另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缺乏具備高質量循證醫學證據的篩查及診斷方法。



李云收到的處理意見書。

李云對這一回復并不認可。今年4月底,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曾與李云夫妻二人協商。根據錄音,秦立再次提到宮腔環境未排查的問題,以及質疑這是否影響了李云的生化和胎停。他強調,2022年那次割息肉也是在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宮腔鏡手術中做的,但取出來的息肉沒有送檢。

《共識》中提到,子宮內膜息肉是最常見的干擾胚胎著床的子宮病變之一。

《共識》中也提到,目前對RIF,檢查和治療手段繁多,部分治療的效果存在顯著爭議,過度治療、超適應證用藥等現象普遍存在。

醫院的一名醫生在協商中表示,宮腔環境只是一方面,胎停的原因很多,比如胚胎和精子質量不好。李云說,根據檢查報告,胚胎是優質的,精子活力也很好。

秦立翻出《民法典》法條繼續說,他認為醫院有過錯,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和醫院的兩次協商后,他們得到的回應是,醫院沒有過錯。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宣傳科的工作人員在6月30日告訴澎湃新聞,此前醫院已經針對李云夫妻提出的疑問一一給予解答,對于醫院是否存在過錯,建議她走司法程序進行鑒定。

秦立說,他在網上咨詢過醫療糾紛的律師,但因收費太高而放棄。李云也心疼錢,從2024年9月1日開始,河南省將“取卵術”等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她的最后兩次移植報銷了幾百塊錢。之前,他們在輔助生殖上已經花費了十萬左右。

家里的收入主要來自獼猴桃。初秋獼猴桃成熟后,批發商會來收貨,一畝地大概四五千斤,一斤掙5毛錢,他們一年的收入最多時為五六萬元。

在一次次等待和失望后,李云身心疲憊。她曾想過換醫院,但胚胎凍在醫院,她不知道是否可以帶走。

秦立知道,這不是妻子一個人的事情。他吃了一個月的藥,治療男性精子碎片率,但身體上的痛苦,主要是妻子在承受。他發現,過去他開車時,妻子在副駕駛有說有笑,李云喜歡唱歌、拍小視頻。現在,她不再唱歌。

李云會去探察治療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醫院可能的過失,比如是否給病歷,藥物的選擇等等。她將自己的疑問一條條寫在紙上。翻看病歷時,她指著一張檢查單說,這張里的促甲狀腺激素,別人高了就給開藥,我的就沒開藥。

秦立提醒她,這些根本就不是關鍵問題。他查過所有藥物對應的治療目的。“剛好兩個藥物重疊了,你不能說人家沒給你治。”

“你的意見也不一定對,畢竟你不是專家。”李云說。

秦立沉默了幾秒,指著一張檢查報告單說,我認為宮腔環境的問題沒有排除。

說完,他繼續整理妻子310頁的病歷單,按照頁碼排好順序。“花了那么多錢,都變成紙回來了。”李云在一旁嘀咕。



厚厚的病歷資料。

生育的權利與尊嚴

幾次移植失敗后,晚上睡不著覺,李云開始吃安眠藥。她感覺自己陷在傳統生育觀念的沼澤里,無法解脫。

秦立回來開導她,不要想太多,身體健康最重要。這件對她來說極其隱私的事情,她只能跟丈夫訴說。極度無助時,她情緒崩潰大哭,忍不住抱怨:你是個男人,你什么都不懂。針都打在我身上,做手術的人都是我。

但秦立也有無處訴說的煩惱。剛開始的一年,他每次都陪妻子去醫院,等她做完手術后接她回家。后來需要掙錢,他又去湖北打工,在工地上開大貨車。從此,李云便習慣自己一個人去醫院。

屢次失敗后,丈夫逐漸接受了現實,他不再顯露出特別的悲喜。李云把這種平靜的情緒歸結于,他做不到和她感同身受。

他能做的,就是帶她去縣城周邊的山上或河邊看看風景。她不愿坐車去更遠的地方。因為之前的三年,她幾乎每天都坐在丈夫的車上,和他一起去工地送貨、干活。

那時她想,只要兩個人心心相印,勁兒往一處用,總會過上好日子。

他們通常早上四五點起來,把鋁合金等建筑材料裝上貨車,再拉到工地上。這份工作辛苦,也充滿危險。夏天,她要在烈日底下干幾個小時,有時熱到中暑。有次不注意,手被鋼管撞到骨折。她打著石膏,用另一只手繼續工作。

剛開始,秦立借錢買了一輛柴油小貨車。有次行駛在路上,車子突發故障,熄不了火,一直往前滑動。車尾冒出濃濃黑煙,發出粗糲的轟鳴聲,秦立只能把車拐到路邊,讓李云跳下車,她嚇得哭了。

后來他們掙了些錢,賣了小貨車,換了一輛四米長的廂式貨車。

丈夫有時心疼她,認為她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大專藥學專業畢業后,她在鄭州的藥店工作了一年。父母希望她回老家,找一個離家近的婆家。結婚之前,她在鎮上的小學當代課老師,同時教一年級的數學和三年級的英語,每月工資一千出頭。

后來,遇到初中學歷的丈夫,兩人自由戀愛。秦立家里條件不好,父母都是農民。婚后,為了多掙錢,讓生活更好,李云說,自己做出了“最利于家庭的選擇”。

結婚時,他們在縣城的邊緣買了一套房子。婚房是借錢買的,秦立自己裝修了電視墻和柜子。父母給她買的冰箱,沙發、床墊沒用過幾次,但已經陳舊泛黃。秦立打工走后,她把所有東西用布包得嚴嚴實實,以免落灰。墻上掛著他們曾經的結婚照。十年過去,丈夫已經從白皙的青年,變成黝黑的中年人。



李云和秦立婚房里的喜字。

現在縣城往北邊發展,南邊逐漸冷清。當年的新房變成了老破小。樓下的飯店倒閉,只剩下一間間積灰的空房子。買了房之后,一直空置著。這些年,丈夫打工回來了,就像酒店一樣,臨時住一下,但沒有燃氣,做不了飯。

李云說,大城市的女性把自我價值放在第一位,更多考慮工作和成長。農村或者小地方的人,則是把家庭和婚姻放在首位。

辭掉工作后,她也想過找一份更體面的工作,但都不如跟丈夫在工地上跑掙得多。在她眼里,什么工作都一樣,能賺到錢就行。

為了懷孕,她回到老家治療。第七次試管移植結束后,她凍在醫院的胚胎已經用完。她繼續回到村里種地。

今年干旱尤其嚴重。她說,幾個月沒下過雨,河流也近乎枯竭,種地要抽水灌溉。她和公婆早上四五點起來,天沒亮就到地里。彎腰幾個小時,又曬又熱。累的時候,她只想快點把活干完,回家能喘口氣。

前幾天種完花生,雨下了三天,她說,有雨水,花生會長得很好。等它發芽了,就不用再管。它很耐旱,靠天吃飯。

而她的生育之路,漫長而艱辛。能夠有一個孩子,“是我作為女性的權利和尊嚴”。

她思考過尊嚴丟失的原因。“整個社會傳遞的觀念是,女人35歲之前是黃金生育年齡,過了這個歲數,卵巢功能、生育之后的恢復,都會力不從心。”所以她急著把“生育這件事情”完成。

李云加了十幾個和她面臨相同生育困境的群,群里的女性來自全國各地,有胎停、流產一兩次的,也有七八次的。她們在群里傾訴自己的生育故事,講述過程的曲折。“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她說。

在群里,她得知別人失敗的原因,醫生的處理方法、檢查項目等等,會進行對比。

有時越對比,情緒越激動,秦立提醒她不要再看,有疑問的地方他都梳理過。平日把貨拉到工地上后,他利用卸貨休息的時間查資料,有疑問了就先截屏,晚上回去再深入搜索。

在外地,他總擔心妻子精神狀態不好。現在月經幾個月沒來,有時候打妻子電話,沒人接聽,他情急之下能打十幾個。但一說到生育的事情,妻子就容易發火,控制不住哭起來。

固有觀念像一道枷鎖套在李云身上。她也能感覺到,公婆現在沒孫子,在村里抬不起頭。試管嬰兒她是偷偷做的。無論如何,她都沒有勇氣告訴別人自己不能生育這件事。

幾年下來,她也開始懷疑,身體付出這樣的代價去生育,是否值得?她也看到過這樣的說法:先做自己,再做媽媽。

6月,秦立回到老家陪伴妻子。他們繞不開對一個問題的爭執,李云認為,女人生不了孩子,就沒有價值了。但秦立認為,她不是為了生育而活著,不是一個生育的工具。

李云說,彩禮和生育是捆在一起的,男方愿意給彩禮,是無形中默認女方會給生孩子。

陪妻子下樓吃午飯的路上,天還在下雨,他把雨傘傾斜到妻子那邊。然后,他對她說,你要堅定一個信念,你沒有任何錯。不能生育不是你的錯,它甚至不是一個錯誤。

(文中李云、秦立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福耀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曝光!寫著:你們是這個大學形態的創建者

福耀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曝光!寫著:你們是這個大學形態的創建者

火山詩話
2025-07-23 17:08:00
大反轉!宗澤后深夜發文揭露事實,大批網友開始把矛頭對準宗馥莉

大反轉!宗澤后深夜發文揭露事實,大批網友開始把矛頭對準宗馥莉

美美談情感
2025-07-23 01:39:14
陳佩斯《戲臺》全網零差評,票房4400萬要賠本?吳京的話又應驗了

陳佩斯《戲臺》全網零差評,票房4400萬要賠本?吳京的話又應驗了

公子麥少
2025-07-22 12:20:59
西方人嘲笑中國的無神論,英國教授:你們嘲笑,是因為你們看不懂

西方人嘲笑中國的無神論,英國教授:你們嘲笑,是因為你們看不懂

壹知眠羊
2025-07-23 07:44:52
茅晨月被限制出境后,華爾街集體取消中國行程,都不來中國了?

茅晨月被限制出境后,華爾街集體取消中國行程,都不來中國了?

別人都叫我阿腈
2025-07-23 06:57:55
曝深圳14歲女學生被同班男生殺害,連捅26刀手段殘忍,母親曝原因

曝深圳14歲女學生被同班男生殺害,連捅26刀手段殘忍,母親曝原因

180視角
2025-07-23 16:49:24
俄軍這一炸改變歷史了!炸出“烏克蘭廣島”:彈藥即將耗盡

俄軍這一炸改變歷史了!炸出“烏克蘭廣島”:彈藥即將耗盡

荷蘭豆愛健康
2025-07-23 13:38:25
南方周末是唯一到杭州實地走訪的媒體

南方周末是唯一到杭州實地走訪的媒體

林中木白
2025-07-22 20:05:18
47萬人集體大逃亡!以色列,萬萬沒想到,歷史會又一次倒置重演?

47萬人集體大逃亡!以色列,萬萬沒想到,歷史會又一次倒置重演?

娛樂看阿敞
2025-07-23 10:22:32
為什么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一定要現在建,再不建就晚了

為什么雅魯藏布江水電站一定要現在建,再不建就晚了

鵬程蛇口
2025-07-22 20:47:20
收評:滬指沖高回落微漲 全市場超4000只個股下跌

收評:滬指沖高回落微漲 全市場超4000只個股下跌

財聯社
2025-07-23 15:04:41
烏克蘭中將:俄軍的“夏季攻勢”已經失敗

烏克蘭中將:俄軍的“夏季攻勢”已經失敗

史政先鋒
2025-07-22 23:08:01
CBA重磅交易完成!崔永熙和陳國豪互換東家,北控男籃得償所愿!

CBA重磅交易完成!崔永熙和陳國豪互換東家,北控男籃得償所愿!

中國籃壇快訊
2025-07-23 12:52:01
真相揭秘!上海人為何不去華東政法大學?

真相揭秘!上海人為何不去華東政法大學?

前沿天地
2025-07-23 13:50:47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1.2萬億股民買單了?今晚關注特朗普重磅行動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1.2萬億股民買單了?今晚關注特朗普重磅行動

看財經show
2025-07-23 16:56:53
19歲小伙錯付1010元打車費索要無果后自殺,家屬起訴司機案開庭,上海交通委已介入

19歲小伙錯付1010元打車費索要無果后自殺,家屬起訴司機案開庭,上海交通委已介入

極目新聞
2025-07-23 16:43:52
中國男籃拒絕爆冷!全力擊敗委內瑞拉,楊瀚森缺席,CCTV5直播

中國男籃拒絕爆冷!全力擊敗委內瑞拉,楊瀚森缺席,CCTV5直播

體壇瞎白話
2025-07-23 15:23:47
墨脫縣的4/5控制在印度人手中,必須建個超級水電站重塑地緣格局

墨脫縣的4/5控制在印度人手中,必須建個超級水電站重塑地緣格局

大道無形我有型
2025-07-23 11:30:09
上海著名的命理先生韋石泉:算盡了天下人的命,也包括他自己!

上海著名的命理先生韋石泉:算盡了天下人的命,也包括他自己!

甜檸聊史
2025-07-23 11:52:44
丹麥也終于發飆了:要么你除掉頭巾、要么你離開我的國家!

丹麥也終于發飆了:要么你除掉頭巾、要么你離開我的國家!

翻開歷史和現實
2025-07-23 00:05:51
2025-07-23 18:39:00
澎湃新聞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聞
專注時政與思想的新聞平臺。
832609文章數 507680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親子要聞

李喜梅再次赴泰國做試管,打排卵針痛到快哭,丈夫大雙十分心疼

頭條要聞

19歲小伙錯付1010元打車費索要無果后自殺 官方已介入

頭條要聞

19歲小伙錯付1010元打車費索要無果后自殺 官方已介入

體育要聞

英格蘭最紅球星 也是加勒比島國驕傲

娛樂要聞

汪峰森林北同游日本 各帶各娃互不耽誤

財經要聞

律師解析娃哈哈遺產案:遺囑是最大變數

科技要聞

別自嗨了!XREAL徐馳:AI眼鏡只有5歲智商

汽車要聞

德系大招放盡 場地極限測試全新奧迪A5L

態度原創

時尚
本地
教育
旅游
藝術

看來看去還是這些穿搭適合普通人!配色不艷、衣服不花,好得體

本地新聞

這雙丑鞋“泰”辣眼,跪求內娛不要抄作業

教育要聞

本升專大流行 背后真相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尉氏县| 临邑县| 武定县| 丽水市| 津南区| 富平县| 新源县| 白山市| 义马市| 隆回县| 宝鸡市| 乃东县| 印江| 昌江| 宜黄县| 滕州市| 卫辉市| 厦门市| 昌都县| 巫山县| 格尔木市| 庆阳市| 临夏县| 桐柏县| 肇州县| 临江市| 和政县| 民权县| 潞城市| 舟曲县| 法库县| 宁夏| 芮城县| 涞水县| 类乌齐县| 防城港市| 漳浦县| 临城县| 镇康县| 沂南县|